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有其定义与表现,病因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过敏等,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非药物干预有避免诱因、呼吸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等,药物治疗要谨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以干咳无痰为主要表现,多在冬季发作,病情缓慢进展。
二、可能的病因
1.吸烟: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黏液分泌增多,引发干咳无痰等症状。长期吸烟的人群发生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的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职业粉尘(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这些有害颗粒可损伤气道黏膜,使气道清除功能下降,易引发慢性炎症,导致干咳无痰。例如长期在化工车间工作的人群,由于接触大量化学物质,患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的几率增加。
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人群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的发生风险升高。
4.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感染可引起气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干咳无痰等症状。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等感染因素影响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也较易受到感染因素的侵袭。
5.过敏因素:过敏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过敏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可引起气道的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出现干咳无痰。过敏体质的人群,如本身对某些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接触后,更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咳嗽情况,包括咳嗽的持续时间、发作规律、诱发因素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史、职业暴露史、过敏史及感染史等。例如,询问患者咳嗽是否长期存在,冬季是否加重,是否在接触某些特定物质后咳嗽加重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一般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啰音可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
痰液检查:可涂片或培养找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有助于明确感染类型,但对于干咳无痰患者,痰液量可能较少。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时,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胸部CT:有助于发现早期轻微的气道病变,对于一些不典型表现或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可选择胸部CT检查。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避免诱因
戒烟:对于吸烟的患者,必须戒烟,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远离污染环境: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如在雾霾天气时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工作环境中有职业粉尘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专业的防护口罩等。
避免过敏原: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2.呼吸功能锻炼
腹式呼吸:患者可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天2-3次。通过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度,增加肺活量。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锻炼10-15分钟,每天2-3次。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
3.康复护理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应注意力度适中,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者背部。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鼓励其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五、药物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患者干咳无痰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一些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儿童使用镇咳药物需更加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呼吸中枢的强效镇咳药。同时,如存在细菌感染证据,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遵循适应证,避免滥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时,非药物干预尤为重要。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在药物选择上,需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效镇咳药,可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缓解症状,如通过适当增加饮水量、拍背等方式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使用任何药物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儿童剂量用药。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时,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措施时需综合考虑。在非药物干预方面,呼吸功能锻炼应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缓慢,应谨慎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如使用抗生素时需密切观察肾功能情况等。
3.孕妇:孕妇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干咳无痰时,非药物干预是首要的。应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在药物治疗上需格外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充分评估孕妇病情和胎儿情况后,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