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是由过敏原诱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反应和气道炎症持续,常见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有典型及不同人群表现,诊断依据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过敏原检测,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和控制炎症药物)和免疫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过敏原诱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呈现高反应性,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二、发病机制
1.免疫反应参与: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结合在细胞上的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哮喘发作。
2.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气道在炎性介质的持续作用下,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使得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高反应性,即使没有明显过敏原刺激时,也可能因冷空气、运动等因素诱发哮喘症状。
三、常见过敏原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粉过敏原,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花粉颗粒可通过空气传播被人体吸入引发哮喘。
尘螨: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单、被罩、地毯等处,其排泄物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滋生。
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如室内的霉菌等,可通过空气传播被吸入气道引发过敏反应。
动物皮毛及排泄物:猫、狗等动物的皮毛、唾液、尿液中的蛋白质成分可成为过敏原,接触或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
2.食入性过敏原
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某些人食用后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发作,儿童相对更易对牛奶、鸡蛋过敏,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对这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可能减轻,但也有部分人会持续过敏。
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喘息:发作时可听到明显的呼气性喘息声,是由于气道平滑肌收缩,气流通过狭窄气道产生的声音,儿童喘息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肋间及胸骨上窝凹陷等。
气急: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感到空气不足,需要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感觉呼吸不畅,部分患者以胸闷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在哮喘发作不典型时。
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黏液痰,夜间及凌晨咳嗽往往较为明显,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即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过敏性哮喘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更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儿童在发作时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可能因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加快等,且由于儿童气道较狭窄,喘息声可能更响亮,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
成人:成人过敏性哮喘症状相对典型,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在症状表现上有所不同,部分成人可能能较好地描述自身的喘息、气急等症状,在接触过敏原后能较快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活动耐力下降等。
五、诊断标准
1.症状特点: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体征: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3.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在哮喘发作时,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一秒率(FEV/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均下降。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可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
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吸入激发剂后,FEV下降≥20%,可诊断为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4.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发现患者对某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助于明确过敏原,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及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六、治疗与管理
1.避免接触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如室内定期清洁减少尘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等,这是预防过敏性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尤其对于儿童,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可降低哮喘发作频率。
2.药物治疗
缓解症状的药物
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迅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哮喘发作时的喘息症状,起效快,通常吸入后几分钟内即可起效,但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需要注意药物的血药浓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控制炎症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可分为吸入性、口服及静脉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可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还能舒张气道平滑肌,可用于轻度哮喘的控制及作为阿司匹林哮喘等的预防用药。
3.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减少哮喘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但该治疗需要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哮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宠物皮毛等过敏原,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咳嗽、气促等,及时采取措施,同时按照医嘱规律使用控制哮喘的药物,定期复诊,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监测。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有过敏性哮喘时,需要谨慎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尽量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等非药物方法控制哮喘症状,若需要用药,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同时要密切监测哮喘控制情况,以保证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3.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往往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为老年患者可能记忆力减退等原因导致不能规律用药,需要家属协助监督,并且要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