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110-160次/分属于正常范围,这一标准适用于孕中晚期(通常孕12周后)的常规监测。

胎心率是反映胎儿宫内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波动范围体现了胎儿心脏功能的稳定性。在监测过程中,胎心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胎儿活动、睡眠周期及外界刺激出现短暂波动。例如,胎儿活动时心率可能升至160-170次/分,安静睡眠时降至110-120次/分,均属生理现象。若胎心率持续低于11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缺氧、心脏传导异常或母体低血压;持续高于160次/分,则可能与母体发热、感染、胎儿贫血或宫内窘迫相关。
孕妇需定期产检监测胎心率,日常注意观察胎动规律。若发现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或胎心率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胎心监护等检查,可进一步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