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即胎儿的心跳,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生命活动状态的关键指标。

它通过胎儿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有规律的搏动,如同成人心跳一样,是维持胎儿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的核心动力。正常情况下,孕早期(如孕7-8周)通过超声检查即可观察到胎心搏动,此时胎心率约110-160次/分。随着孕周增加,胎心率会保持在这一范围波动,但可能因胎儿活动、睡眠或母体状态(如发热、运动后)出现短暂变化。例如,胎儿活动时胎心率可能升至160-170次/分,安静时降至110-120次/分,均属生理现象。
监测胎心是产检的重要环节,可通过听诊器、胎心仪或多普勒超声完成。若胎心率持续低于11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可能提示胎儿缺氧、心脏发育异常或宫内感染等问题,需及时就医。孕妇日常也可通过胎动感知胎儿状态,若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需立即检查胎心,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