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是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

胎儿窘迫病因多样,包括胎盘功能异常,如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导致胎心率减速、羊水过少,胎儿供氧不足;脐带受压,如脐带绕颈、打结、脱垂等,引起胎心率变异减速、胎动突然减少,胎儿血流受阻。胎儿窘迫主要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羊水污染等症状,需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手段诊断。
对于急性胎儿窘迫,应采取果断措施,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如改变孕妇体位,左侧卧位可纠正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增加子宫胎盘血流灌注;给孕妇吸氧,提高母体血氧含量;如果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应尽快经阴道助产娩出胎儿;如果宫口未开全,经上述处理胎儿窘迫仍未改善,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慢性胎儿窘迫应针对病因,视孕周、胎儿成熟度及胎儿窘迫程度决定处理方案。能定期做产前检查者,估计胎儿情况尚可,可采取左侧卧位、吸氧、改善胎盘循环等措施,延长孕周;如果孕周小,胎儿娩出后存活可能性小,应尽量保守治疗以延长孕周;如果孕周已达34周,应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如果孕周<34周,出现胎儿窘迫,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应考虑终止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