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生活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原因
1.生理性因素
女性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后卵泡液可能积聚在盆腔,形成少量积液,通常无不适症状,1-2周可自行吸收。月经期部分经血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产生积液。性生活时盆腔处于充血状态,也可能产生少量积液。
2.病理性因素
盆腔炎多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炎性渗出物积聚形成积液,常伴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可刺激盆腔产生积液,多伴随痛经、性交痛。卵巢囊肿破裂或输卵管积脓时,囊内液体或脓液流入盆腔,形成积液。恶性肿瘤如卵巢癌等,可能因淋巴回流受阻或肿瘤渗出导致血性积液,多伴有消瘦、腹胀。
二.治疗方法
1.生活调理
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
2.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改善局部微循环,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吸收。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核性盆腔炎需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
4.手术治疗
大量积液引发压迫症状时,需行穿刺引流。卵巢囊肿破裂或输卵管积脓需急诊手术。恶性肿瘤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