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症与支气管炎在定义与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面均存在差异。

1.定义与发病部位
肺部炎症是肺部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引起。
支气管炎主要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生物性(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或非生物性(如理化因素、过敏因素等)因素引起,病变部位局限在支气管。
2.临床表现
肺部炎症症状相对多样,轻者可仅有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可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有发绀等表现,若炎症累及范围广,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呼吸急促等。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初期多为干咳,之后可伴有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可为白色黏液痰、脓性痰等。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发热程度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很少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除非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能会有喘息、气促等表现。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有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实变影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如细菌性肺炎可能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影;病毒性肺炎可能呈现间质性改变,如网格状、磨玻璃影等。
胸部X线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的表现,胸部CT可能也无特异性改变,除非是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有支气管痉挛、狭窄等情况,可能会有相应的气道改变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