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外形因不同颅缝早闭类型有不同表现,如尖头、短头、舟状头、斜头畸形;颅内压增高在婴儿期有前囟膨隆、烦躁不安、呕吐等表现,儿童期有头痛、视力下降、恶心等表现;神经系统发育受影响,包括智力发育受影响、出现视觉障碍、运动发育迟缓。
尖头畸形(尖颅):多为冠状缝或矢状缝早闭所致,头颅前后径增长,横径狭窄,头部呈尖塔状,外观形似“塔头”。在婴儿期即可发现头颅外形异常,随着生长发育,这种异常会逐渐明显,主要是因为过早闭合的颅缝限制了头颅在相应方向的正常生长,导致头颅形态向异常方向发展。
短头畸形(扁头):常见于冠状缝早闭,头颅前后径缩短,横径增宽,头颅呈扁而宽的形态,从侧面看可能呈现出扁平的外观,这是由于冠状缝过早闭合,影响了头颅上下方向的生长,而横向生长相对不受限或受影响较小,从而导致头颅在前后径方向缩短,横径增宽。
舟状头畸形(长头):多由矢状缝早闭引起,头颅前后径显著增长,左右径明显变短,头颅呈狭长的舟状,外观上头部较长且窄,是因为矢状缝过早闭合,限制了头颅左右方向的生长,而前后方向的生长相对突出,使得头颅呈现出长而窄的形态。
斜头畸形:通常是单侧冠状缝或矢状缝早闭导致,头颅两侧不对称,一侧头颅扁平,另一侧相对隆起,头部向一侧倾斜,这是由于单侧颅缝过早闭合,破坏了头颅生长的对称性,导致两侧头颅生长不均衡,出现倾斜和不对称的外观。
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婴儿期表现:在婴儿阶段,由于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出现前囟膨隆,因为婴儿的颅骨骨缝尚未牢固闭合,颅内压力升高可以通过前囟的膨出来缓冲一部分压力。同时,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不适导致婴儿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哭闹不止、难以安抚等。还可能有呕吐的症状,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刺激了呕吐中枢,导致婴儿出现喷射性或非喷射性呕吐。
儿童期表现:当儿童颅缝已经闭合后,颅缝早闭导致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这是因为颅内空间相对固定,压力升高刺激颅内的痛觉敏感结构引起头痛,疼痛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颅内压增高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长期的颅内压增高会影响视神经的功能,导致视力逐渐减退,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另外,还可能出现恶心等症状,也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对胃肠道等相关神经的刺激引起。
神经系统发育相关症状
智力发育影响:严重的颅缝早闭可能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因为头颅的异常形态可能会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在婴幼儿时期,如果颅缝早闭未得到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发现患儿的智力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迟钝、认知能力差等。
视觉障碍:部分颅缝早闭患儿可能出现视觉障碍,如斜视、眼球运动异常等。这是因为颅缝早闭导致头颅形态异常,可能会对视神经、眼外肌等结构产生压迫或牵拉,影响眼球的正常位置和运动,进而引起视觉方面的问题。例如,由于头颅不对称或形态异常,可能会导致眼外肌受力不平衡,从而出现斜视等情况。
运动发育迟缓:一些颅缝早闭的患儿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表现为大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翻身、坐立、行走等动作的出现时间晚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头颅的异常可能影响了脑的正常发育和神经传导,导致运动相关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使得患儿的运动发育受到阻碍。比如,脑部受到压迫或发育不良可能会影响控制运动的神经通路,从而导致运动发育迟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