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发烧需先正确测量体温,正常腋下体温36-37.2℃,≥37.3℃初步判断发烧,因体温易受环境影响要多次测量。一般处理包括调环境温至22-25℃、补充水分。若腋下体温≥38.5℃或伴精神萎靡等,或有咳嗽等其他伴随症状要及时就医。还需注意新生婴儿发烧时皮肤护理、衣物选择,就医时配合医生。
一、判断是否发烧及测量体温
1.测量方法:对于新生婴儿,常用腋下测量法,将体温计消毒后,水银端放在婴儿腋下,夹紧5-10分钟后取出读数;也可采用口腔或直肠测量法,但口腔测量因婴儿可能咬破体温计有风险,直肠测量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正常腋下体温范围一般在36-37.2℃,当腋下体温≥37.3℃可初步判断为发烧。
2.多次测量:由于新生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有小幅波动,所以建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以确认是否真的发烧。比如环境温度过高时,婴儿体温可能会偏高,此时需要在环境温度适宜时再次测量来准确判断。
二、一般处理措施
1.调整环境温度
温度控制:将婴儿所处环境温度调整到22-25℃左右,保持环境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避免让婴儿直接吹冷风。因为新生婴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加重发烧症状,而过低的环境温度可能导致婴儿着凉加重病情。例如,若环境温度过高,可适当减少婴儿的衣物和包被,以利于散热;若环境温度较低,要适当增添衣物,但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散热。
2.补充水分
喂奶调整: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要增加喂奶的频率,因为乳汁中含有较多水分,有助于补充因发烧丢失的水分,同时也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适当将奶粉冲调得稍微稀一些,同样是为了补充水分。确保婴儿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因为发烧会使婴儿身体散失较多水分。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体温情况
高烧判断:如果新生婴儿腋下体温≥38.5℃,或者虽然体温未达到38.5℃,但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新生婴儿免疫系统较弱,体温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等问题,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的改变往往是病情加重的信号。例如,一个新生婴儿体温38℃,但一直昏昏欲睡,不愿意吃奶,这就需要尽快带婴儿去医院就诊。
2.其他伴随症状
症状表现:如果新生婴儿发烧同时伴有咳嗽、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皮肤出现皮疹等其他症状,也应及时就医。咳嗽、呼吸急促可能提示呼吸道感染,呕吐、腹泻可能是胃肠道感染等问题,皮肤皮疹可能与感染或其他疾病相关,这些伴随症状都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诊断,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特殊人群(新生婴儿)的特别注意事项
1.皮肤护理:新生婴儿皮肤娇嫩,发烧时可能会出汗,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液刺激皮肤引起不适或导致皮肤感染。例如,擦拭时动作要轻柔,从婴儿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轻轻擦干,防止擦伤皮肤。
2.衣物选择:给发烧的新生婴儿选择宽松、棉质的衣物,便于散热,不要给婴儿穿过多过紧的衣物,以免影响身体散热,加重发烧症状。比如,选择纯棉的和尚服,既舒适又有利于热量散发。
3.医疗操作配合:在就医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如实向医生告知婴儿的发烧情况、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同时,要安抚好婴儿的情绪,尽量减少婴儿的不适和哭闹,因为过度哭闹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耗氧和代谢,对病情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