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气管肺炎有发热、咳嗽、气促等主要症状及精神萎靡、消化道症状等伴随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及其他治疗,特殊人群小孩治疗中要注意年龄因素、用药及日常护理等方面。
一、小孩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一)主要症状
1.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部分患儿体温可高达38℃以上,婴幼儿肺炎发热无固定规律,新生儿肺炎可能体温不升或低于正常体温。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2.咳嗽: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咳嗽有痰,新生儿肺炎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口吐泡沫。是由于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50次/分钟,1-5岁幼儿呼吸≥40次/分钟,严重时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受阻,机体缺氧引起。
(二)伴随症状
1.精神萎靡: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等情况,与感染中毒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缺氧有关。
2.消化道症状:部分患儿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是因为病原体毒素及缺氧影响胃肠道功能。
二、小孩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左右,湿度60%左右,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和患儿呼吸。
2.营养支持: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少量多次喂养,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静脉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需求,促进疾病恢复。
(二)抗感染治疗
1.病毒感染:如为病毒感染,可根据不同病毒选用相应抗病毒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不同病毒感染有其特定的治疗方案,且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等因素,低龄儿童使用需更加谨慎。
2.细菌感染: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可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明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三)对症治疗
1.退热: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药物降温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
2.止咳祛痰:可选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缓解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状。
3.氧疗:有气促、发绀等缺氧表现时,需给予吸氧,可采用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纠正缺氧状态,保证机体正常氧供。
(四)其他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儿,需进行相应的抗心衰治疗等综合处理。
三、特殊人群(小孩)在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温馨提示
1.年龄因素:新生儿和小婴儿病情变化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体温、精神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因为低龄儿童的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
2.用药方面: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恰当的用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某些抗生素对儿童的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
3.日常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给患儿穿衣盖被要适宜,避免过厚或过薄影响患儿的舒适度和病情恢复。同时,要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