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鞘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观察等待。手术有经迷路入路(适用于肿瘤大、听力已丧失者)、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肿瘤小、听力好者)、中颅窝入路(适用于肿瘤小且位于内听道内上壁者);放射治疗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用于肿瘤小、无症状或症状轻者;观察等待适用于肿瘤小且生长缓慢、无症状者,不同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
1.经迷路入路手术
适用于肿瘤较大且位于内听道底、听力已丧失的患者。该手术是从乳突进入,经迷路切除肿瘤,可完全切除肿瘤,但会导致患者永久性听力丧失。对于年龄较大、一般状况较差且听力已无保留价值的患者较为适用。在儿童患者中,如果肿瘤较大且听力无法保留,也可考虑此术式,但需充分评估儿童的全身状况和术后恢复能力。
2.乙状窦后入路手术
这是一种保留听力的手术入路方式,适用于肿瘤较小、听力较好的患者。手术通过乙状窦后到达内听道,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患者的听力。对于成年患者中听力有一定保留价值且肿瘤较小的情况较为常用。在女性患者中,若其对听力保留有较高需求,且肿瘤符合该入路的适应证,可优先考虑此术式,但需注意女性患者可能存在的特殊生理周期等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依赖听力进行日常交流和工作的患者,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能更好地满足其术后生活质量需求,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3.中颅窝入路手术
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于内听道内上壁的患者。该入路是通过颅中窝进入内听道切除肿瘤,同样可以保留听力,但手术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在老年患者中,若其全身状况允许,且肿瘤符合中颅窝入路的条件,可考虑此术式,但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术前良好控制。对于有特定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颅底相关手术史或有严重内耳疾病史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中颅窝入路手术的可行性。
二、放射治疗
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玛刀、射波刀等)
对于肿瘤较小、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考虑。伽玛刀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多个钴-60放射源发出的射线聚焦于肿瘤靶点,通过大剂量的射线照射使肿瘤细胞坏死。射波刀则是一种更加精确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在儿童听神经鞘瘤患者中,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充分考虑放射治疗对其生长发育、听力、脑神经功能等方面的长期影响。在女性患者中,若处于生育年龄,需要在放射治疗前充分告知可能对生殖系统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生活方式较为规律、能够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功能评估,以监测肿瘤的控制情况和可能出现的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
三、观察等待
1.适用于肿瘤较小且生长缓慢、无症状的患者
对于一些体积非常小的听神经鞘瘤,在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监测肿瘤大小变化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观察等待。例如,肿瘤每年增长小于2mm的患者。在老年患者中,若其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或放射治疗,且肿瘤生长缓慢、无症状,可考虑观察等待。对于儿童患者,若肿瘤非常小且生长极其缓慢,在充分评估其未来生长发育过程中肿瘤可能带来的风险后,也可考虑观察等待,但需要密切随访。对于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生活质量要求不高且肿瘤无明显进展迹象的患者,观察等待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需要患者充分了解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肿瘤进展风险,并能够配合定期的随访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