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介入相关并发症包括血管痉挛、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对比剂相关并发症、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并发症。血管痉挛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相应表现及应对措施;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有局部血肿和感染,各有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表现及应对;对比剂相关并发症有对比剂肾病和过敏反应,分别涉及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表现及应对;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并发症有缺血性脑损伤和再出血,也有各自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表现及应对。
一、血管痉挛
1.发生机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等可导致脑血管痉挛,影响脑的血液供应。
2.影响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可能因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更易发生血管痉挛。
生活方式:既往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血管状态不佳,发生血管痉挛风险相对较高。
病史: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史,会增加血管痉挛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风险。
3.表现:可出现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如偏瘫、失语等。
4.应对措施: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预防和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脑血管情况。
二、穿刺部位相关并发症
1.局部血肿
发生机制:介入手术穿刺部位止血不佳等原因可导致局部血肿形成。
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血管较细,穿刺后局部血肿发生可能更需关注。
病史: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局部血肿风险增加。
表现:穿刺部位局部肿胀、疼痛等。
应对措施:根据血肿情况采取相应处理,如压迫等。
2.穿刺部位感染
发生机制:穿刺部位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可引发感染。
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感染。
生活方式:不注意穿刺部位清洁等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风险。
病史:本身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病史的患者,感染风险高。
表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应对措施: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加强局部护理。
三、对比剂相关并发症
1.对比剂肾病
发生机制:使用对比剂后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引发对比剂肾病。
影响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肾功能储备差,更易发生对比剂肾病。
生活方式:既往有脱水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风险增加。
病史: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对比剂肾病发生风险高。
表现: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升高等。
应对措施:术前充分水化等预防,术后监测肾功能。
2.过敏反应
发生机制:患者对对比剂过敏可引发过敏反应。
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可能对对比剂过敏的机制与成人有差异,但也有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
病史:有药物过敏史等病史的患者,发生对比剂过敏反应风险高。
表现:轻度可出现皮疹、瘙痒等,重度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等。
应对措施:术前评估过敏风险,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进行相应的抗过敏等救治。
四、神经功能损伤相关并发症
1.缺血性脑损伤
发生机制: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导致脑血管栓塞等情况,引起缺血性脑损伤。
影响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血管状况差,发生缺血性脑损伤风险相对较高。
病史:有房颤等易形成血栓病史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损伤风险高。
表现:出现相应脑区域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运动、感觉、认知等方面的障碍。
应对措施:及时采取改善脑供血等治疗措施。
2.再出血
发生机制:介入手术操作等可能导致动脉瘤等再次破裂出血。
影响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血管脆性等因素可能增加再出血风险。
病史:动脉瘤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再出血风险高。
表现: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重等,影像学可发现新的出血迹象。
应对措施:立即进行相应的止血等紧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