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分上(肾盂肾炎)下(膀胱炎、尿道炎)两类,膀胱炎有膀胱刺激征等,尿道炎有分泌物等症状,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等,治疗有一般治疗(多饮水、休息)和药物治疗(选合适抗生素),年龄上儿童与老人有不同特点及应对,生活方式中久坐、不注意卫生易致感染,病史中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者需同时治基础病。
一、男性尿路感染的症状
男性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不同类型症状有所差异: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患者会频繁产生排尿意愿,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或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尿液外观呈粉红色或红色等,还可能有下腹部隐痛等不适。
尿道炎:急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口可有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分泌物可封住尿道口(称为“糊口”现象),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瘙痒等症状;慢性尿道炎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度的尿道不适等表现。
肾盂肾炎:除了有膀胱炎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外,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伴有寒战、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同时可有单侧或双侧腰痛,肾区有叩击痛。
二、男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清除尿道内的细菌等病原体,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尤其对于男性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很重要,能减轻尿路刺激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注意休息: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有利于机体自身免疫力发挥作用来对抗感染。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根据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但需注意18岁以下青少年一般不推荐使用,因为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等)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等因素来选择具体的抗生素,比如对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可选用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对于肾盂肾炎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三、不同因素对男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及应对
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男性尿路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重视。儿童尿路感染可能与包皮过长、包茎等局部解剖因素有关,治疗时要注意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局部卫生情况,如家长要帮助儿童清洁外生殖器等。
老年人:老年人男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常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有关。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
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男性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会阴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建议男性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等个人卫生情况,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尿路感染。男性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清洗外生殖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病史因素
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如有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基础疾病的男性,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尿路感染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比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如果有手术指征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来减少尿路感染的复发风险;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结石的情况采取排石等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