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常见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有不同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还可通过增强体质、避免交叉感染、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来预防小儿肺炎。
一、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
小儿肺炎常见症状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且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咳嗽,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有痰;呼吸急促,患儿呼吸频率增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60次/分,2-12个月婴儿呼吸≥50次/分,1-5岁幼儿呼吸≥40次/分;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烦躁不安、腹泻等症状。
二、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患儿呼吸和病情恢复。
休息与饮食: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以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能量和水分,对于吃奶的婴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奶。
(二)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病毒性肺炎:目前对于病毒性肺炎主要是对症治疗,部分病毒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可选用奥司他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对症治疗
退热:当患儿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表现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但要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物理降温相对更安全,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低体温。
止咳祛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帮助患儿排出痰液,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咳嗽剧烈影响休息的患儿,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止咳药物,但要避免抑制呼吸中枢等不良情况发生。
吸氧:如果患儿存在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要给予吸氧治疗,改善患儿的缺氧状况。
三、不同年龄小儿肺炎的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肺炎
特点:新生儿肺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反应差、拒奶、呼吸浅快等,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
治疗注意事项: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途径,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因为新生儿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同时,护理上要更加精心,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可通过轻柔的吸痰等方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二)婴幼儿肺炎
特点:婴幼儿肺炎相对症状表现较明显,除了常见的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外,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时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变化。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到婴幼儿的特殊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并且要注意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如某些抗生素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等,要及时观察并处理。
(三)学龄前期儿童肺炎
特点:学龄前期儿童肺炎症状相对较典型,但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儿童可能基础状况较好,病情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
治疗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要注重与患儿的沟通,了解患儿的不适感受,在用药等治疗措施上要兼顾儿童的依从性,同时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定期评估患儿的肺部情况等。
四、小儿肺炎的预防
增强体质:让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接触患儿前要洗手,家中有人患呼吸道感染时要注意隔离。
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防止病情向下蔓延发展为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