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百日咳有卡他期(类似感冒、易被忽视)、痉咳期(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表现、影响大)、恢复期(咳嗽渐停但受刺激可复发)三期,治疗包括发病早期用红霉素等抗生素、对症止咳祛痰、用镇静剂,还有隔离、加强护理等一般治疗,预防可接种百白破疫苗,未接种等可考虑百日咳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
一、儿童百日咳的症状
儿童百日咳典型症状可分为三期。
(一)卡他期
一般持续1-2周,此阶段症状类似普通感冒,有咳嗽、流涕、打喷嚏、低热等表现,咳嗽逐渐加重且呈间歇性,容易被忽视。对于婴幼儿,可能没有明显的咳嗽,而是表现为精神差、拒食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幼儿咳嗽反射较弱,病情发展可能更为隐匿,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一般状况。
(二)痉咳期
持续2-6周或更久,主要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剧烈时,患儿会面红耳赤、舌向外伸、颈部伸直,咳嗽终末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由于频繁剧烈咳嗽,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睑浮肿、球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白眼球出现红色血丝状改变)、舌系带溃疡等表现。这个时期对于儿童的呼吸和进食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为剧烈咳嗽会干扰正常呼吸节奏,同时频繁咳嗽也会使患儿进食时容易呛咳,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其体重增长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三)恢复期
持续2-3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逐渐减轻、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但在这一时期,如果患儿受到烟尘刺激、剧烈运动等,仍可能会引发咳嗽发作。
二、儿童百日咳的治疗法
(一)抗生素治疗
发病早期(卡他期)应用抗生素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传染性。常用的抗生素有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对于百日咳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婴幼儿使用时需要注意其胃肠道反应等情况,因为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用红霉素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二)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帮助儿童排出痰液,缓解咳嗽症状。氨溴索能够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儿童来说,使用相对较为安全,但需要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合适剂量使用。
镇静:对于痉挛性咳嗽剧烈影响睡眠和休息的儿童,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等。但使用镇静剂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尤其是婴幼儿,需要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避免出现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
(三)一般治疗
隔离:由于百日咳具有传染性,需要将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时间一般从发病起不少于3周,这样可以防止将病菌传播给其他儿童,尤其是未接种过百日咳疫苗或疫苗接种不全的儿童。
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避免烟尘、异味等刺激患儿咳嗽。为患儿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因为在痉咳期患儿进食困难,需要保证其营养摄入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喂食方式,避免呛咳,可采用少量多次喂食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因为频繁咳嗽可能会导致口腔卫生状况变差,容易引发口腔感染等问题。
儿童百日咳的预防也很重要,接种百日咳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有效措施。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需要接种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一般在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一剂,18-24月龄加强接种一剂。对于未接种或接种不全的儿童及密切接触百日咳患儿的儿童,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但这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