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肾积水多因尿路梗阻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盂肾盏扩张,成因有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先天性巨输尿管等;检查首选超声,还可做核素肾图检查;处理上轻度肾积水定期随访,中度及重度多需手术干预;家长发现后要带新生儿及时就诊,做好护理并密切观察异常表现。
一、新生儿肾积水的成因
新生儿肾积水主要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盂肾盏扩张。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狭窄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使得肾盂内尿液积聚,引起肾积水。这种情况在胎儿时期通过超声检查可能就会被发现,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倾向性,生活方式上胎儿在子宫内的状态不影响该畸形的发生,主要是胚胎自身发育的问题。
膀胱输尿管反流:尿液从膀胱逆流回输尿管甚至肾脏,可导致肾积水。发生机制是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完善,使得尿液反流。男女新生儿都可能发生,生活方式上一般无直接相关,主要与自身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有关。
先天性巨输尿管:输尿管本身的发育异常,导致输尿管扩张,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具体的发育异常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性别无明显差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的形态发生有关。
二、新生儿肾积水的检查与诊断
超声检查:是新生儿肾积水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肾脏的形态、肾盂肾盏的扩张程度等。例如,可以测量肾盂前后径等指标来评估肾积水的严重程度,一般肾盂前后径小于10mm多为轻度肾积水,10-15mm为中度,大于15mm为重度。超声检查无辐射,对新生儿较为安全,在胎儿时期就可以进行初步筛查,不同性别新生儿在超声表现上主要是肾脏结构的形态差异,无本质区别,生活方式不影响超声检查结果。
核素肾图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以及尿液引流情况。通过静脉注射核素示踪剂,观察肾脏对核素的摄取、排泄等情况,从而判断尿路是否通畅以及肾功能状况。对于超声发现肾积水但需要进一步明确功能情况的新生儿有重要意义,年龄较小的新生儿进行核素检查时需要注意剂量等问题,遵循儿科检查的安全原则。
三、新生儿肾积水的处理原则
轻度肾积水:如果肾盂前后径小于10mm,且肾功能正常,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可定期随访超声,观察肾积水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监测肾盂前后径等指标的变化。因为部分轻度肾积水可能会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自行缓解,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尿量、有无发热等表现,性别在随访中无特殊需要额外关注的点,生活方式上保证新生儿合理喂养等基本护理即可。
中度及重度肾积水:如果肾盂前后径在10-15mm之间(中度)或大于15mm(重度),或者伴有肾功能受损等情况,多需要进一步干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根据具体的病因来选择,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采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等。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新生儿的病情,一般对于有明确梗阻导致肾积水进行性加重或者肾功能受损的新生儿需要尽早手术,以保护肾功能。新生儿手术需要特别注意儿科手术的安全,包括麻醉的选择、术后的护理等,要遵循儿科手术的操作规范和护理原则,关注新生儿术后的恢复情况,如尿量、切口情况等。
四、温馨提示
对于发现新生儿肾积水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及时带新生儿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小儿泌尿外科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治疗。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有无发热、呕吐、尿量改变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