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的症状包括腹部肿块,肾积水较严重时可触及,儿童时期发现需高度警惕,成人也可能出现;疼痛有钝痛和肾绞痛,钝痛多为慢性肾积水肾盂内压力增高所致,肾绞痛常见于急性梗阻如尿路结石引起;排尿异常有尿量变化,单侧肾积水早期患侧尿量可能减少,双侧肾积水加重可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合并尿路感染时会有尿频、尿急、尿痛;有恶心、呕吐,因梗阻部位以上压力增高致神经反射引起;还有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慢性严重肾积水致肾功能不全可引起贫血,肾脏缺血激活系统致高血压。
一、腹部肿块
成因及表现:当肾积水较严重时,患者可于腹部触及肿块。若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导致的肾积水,婴儿时期可能就会发现腹部有囊性肿块,肿块大小会随肾积水程度变化而改变,较大肾积水时肿块明显且有囊性感;成人因尿路结石等引起的肾积水,腹部肿块多在腰部或腹部一侧,肿块表面光滑,有波动感。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时期发现腹部肿块需高度警惕肾积水,因为儿童表述症状能力有限,腹部肿块可能是较早被察觉的表现,而成人可能因自身能感知疼痛等其他症状后才关注到肿块,但腹部肿块都是肾积水较典型的局部表现之一。
二、疼痛
腰部或腹部疼痛:
钝痛:多为肾盂内压力逐渐增高所致,常见于慢性肾积水患者。比如尿路梗阻缓慢进展时,肾脏体积逐渐增大,肾包膜被牵拉,患者会感到腰部或腹部隐痛、胀痛。不同年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为腹部不适,而成人能较明确指出腰部或腹部的胀痛位置。
肾绞痛:常见于急性梗阻,如尿路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时,可出现突发的腰部或上腹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如刀割样,可向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放射。这是因为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试图推动结石下行,从而引发剧烈疼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肾绞痛,但结石导致的肾绞痛在青壮年中相对更常见,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代谢等因素有关。
三、排尿异常
尿量变化:
一侧肾积水:若为单侧肾积水,患侧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可能尿量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患侧肾脏排水减少,可能出现患侧尿量减少;而对侧肾脏可能因代偿作用,尿量可正常或增多。比如单侧输尿管结石导致肾积水,早期结石较小,对侧肾脏能代偿,尿量可能正常,当结石堵塞加重,患侧尿量逐渐减少。
双侧肾积水:双侧肾脏都受影响时,早期可能尿量正常,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老年人因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双侧肾积水时尿量变化可能更不典型,需密切关注。
尿频、尿急、尿痛:当肾积水合并尿路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这是因为细菌在有积水的尿路环境中容易滋生繁殖,刺激尿路黏膜,引起膀胱刺激征。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合并尿路感染的肾积水患者,无论儿童还是成人,若出现这些症状都要考虑尿路感染可能,儿童可能因不会准确表达尿痛,表现为排尿时哭闹等。
四、恶心、呕吐
发生机制:肾积水引起肾脏集合系统扩张,当梗阻部位以上压力增高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比如上尿路梗阻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类似肠梗阻的表现,但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肾积水引起的不适更易出现恶心、呕吐,且可能影响进食;成人则可能在疼痛剧烈时伴随恶心、呕吐。
五、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贫血:慢性严重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引起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老年人本身可能有生理性贫血倾向,慢性肾积水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乏力等症状,使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
高血压:肾积水引起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在慢性肾积水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肾积水影响肾功能后更容易出现高血压,不同年龄的肾积水患者都可能合并高血压,需监测血压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