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一般治疗有大量饮水和调节饮食;药物治疗包括排石和溶石药物;手术治疗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等;其他治疗包含抗感染及随访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治疗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一般治疗
1.大量饮水:增加尿量可以稀释尿液中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促进小结石的排出。一般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有不同要求,例如儿童需根据体重合理调整饮水量,保证充足尿量;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也应适当增加饮水,但要考虑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等负担。
2.调节饮食: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如菠菜、苋菜、巧克力等;尿酸结石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感染性结石患者需控制感染,调整尿液酸碱度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注意事项不同,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注意上述饮食调整;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调节饮食时需兼顾基础疾病控制。
二、药物治疗
1.排石药物:对于一些直径较小(通常小于6m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结石,可使用排石药物辅助结石排出。例如一些具有促进输尿管平滑肌舒张、增加尿量等作用的药物,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同患者因年龄、病情等差异用药选择不同,如儿童一般不优先选择强效排石药物,需谨慎评估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2.溶石药物:某些特殊类型结石可采用溶石药物治疗。如尿酸结石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结石溶解;胱氨酸结石可使用硫普罗宁等药物溶石,但药物治疗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某些溶石药物需考虑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
三、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利用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直径≤1cm的输尿管结石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需特别谨慎,要考虑儿童骨骼、器官等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和参数;老年人若合并心肺等基础疾病,需评估手术风险,如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无法耐受碎石过程中的应激反应等。
2.输尿管镜取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在直视下利用套石篮、取石钳等取出结石,或采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尿道解剖特点,操作需更加轻柔;对于肥胖患者等特殊体型患者,手术操作难度可能增加,需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3.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经腰部穿刺建立通道,进入肾脏,利用肾镜找到结石后,用激光、超声等碎石取石。适用于≥2cm的肾结石、有症状的肾盏或憩室内结石等。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术后需密切观察肾脏恢复等情况;老年人术后要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4.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通过腹腔镜操作取出输尿管结石。适用于输尿管结石直径较大、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治疗失败等情况。对于有腹腔手术史等患者,腹腔粘连可能增加手术难度,需提前评估。
四、其他治疗
1.抗感染治疗:如果结石合并尿路感染,需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不同年龄患者感染治疗有差异,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低毒、合适剂量的抗生素;老年人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2.随访观察:对于一些较小的、无症状的结石,可定期随访观察,了解结石变化情况。不同人群随访间隔不同,如儿童需定期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观察结石是否有变化;老年人也需定期随访,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可能变化,结石情况也可能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