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支气管肺炎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还有全身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食上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及过甜、过咸食物;婴儿期高发要密切观察病情、少量多次喂养,幼儿期要灵活调整饮食、保证休息和室内适宜环境。
发热:多为不规则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新生儿、体弱儿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升。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80%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波动情况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咳嗽: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咳嗽有痰,新生儿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口吐白沫。一般咳嗽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轻症可能持续1-2周,重症则时间更长。
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婴儿呼吸频率可达到40-80次/分钟,可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等。
全身症状:
精神萎靡:宝宝可能出现精神差、烦躁不安或嗜睡等情况,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机体的氧供及代谢,从而导致全身状况不佳。
食欲减退:宝宝可能不想吃奶或进食量明显减少,与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受影响等有关。
宝宝支气管肺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多给宝宝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对于婴儿,可少量多次喂养。因为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促进痰液的稀释,例如研究发现,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从而利于痰液的排出,一般建议每天保证宝宝摄入的水分能满足其生理需要量,根据宝宝年龄不同有所差异,婴儿每天约100-150ml/kg,幼儿约120-150ml/kg。
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奶类:对于婴儿,继续母乳喂养是很好的选择,母乳易于消化吸收,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宝宝免疫力。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可选择合适的配方奶。
辅食:较大的宝宝可以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辅食,如米粥、面条、软饭等。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选择鸡蛋羹、瘦肉末(需做得非常细碎)、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鸡蛋羹富含优质蛋白质,且容易消化,适合肺炎宝宝食用;瘦肉末可以通过剁碎、煮烂等方式做成宝宝能接受的辅食形式,为宝宝提供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泥,像苹果泥、香蕉泥、菠菜泥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一般建议每天保证宝宝摄入100-200g的蔬菜水果,根据宝宝年龄及消化情况合理调整摄入量和烹饪方式。
避免食用的食物:
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等症状,而且不易消化,会增加宝宝胃肠道的负担。例如油炸食品含有较多油脂,宝宝食用后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不利于身体恢复。
过甜、过咸食物:过甜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可能会滋生痰液,加重咳嗽;过咸食物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痰液黏稠,不易排出,所以应避免给宝宝食用过甜、过咸的食物。
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婴儿期的宝宝是支气管肺炎的高发人群,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宝宝因进食过多导致呛咳,呛咳可能会加重肺炎的病情。
对于幼儿期的宝宝,要注意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但在患病期间要灵活调整饮食,以利于病情恢复为主。同时要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宝宝身体的恢复,家长可以为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另外,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22℃-25℃)和湿度(50%-60%),这样有利于宝宝呼吸道的舒适,促进病情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