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可从症状表现、显微镜检查、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区分。念珠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白色稠厚凝乳或豆腐渣样,伴明显外阴瘙痒等,显微镜下见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好发于孕妇、糖尿病患者等及与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滴虫性阴道炎白带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伴外阴瘙痒等,显微镜下见活动滴虫,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及与公共场合间接传播、阴道酸碱平衡破坏等相关。
一、症状表现区分
(一)念珠菌性阴道炎
1.白带特征:白带通常呈白色稠厚状,像凝乳状或豆腐渣样。这是因为念珠菌感染后,阴道局部的生态环境改变,菌丝体大量生长繁殖,导致白带性状发生变化。例如,有研究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中可观察到大量的念珠菌菌丝和孢子,使得白带呈现出典型的豆腐渣样外观。
2.局部症状:患者会有外阴瘙痒明显的症状,瘙痒程度较为剧烈,有的患者甚至会因为剧烈瘙痒而坐立不安,同时可能伴有外阴部的灼热感、性交痛等。瘙痒症状在夜间往往会加重,这可能与夜间人体的神经敏感度变化以及阴道局部环境的改变有关。
(二)滴虫性阴道炎
1.白带特征:白带一般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且有臭味。滴虫在阴道内繁殖,会破坏阴道的正常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使得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研究表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白带中能够检测到大量活动的滴虫,这些滴虫的存在会引发白带的炎症反应,导致其出现泡沫状以及异味等特征。
2.局部症状:外阴瘙痒程度相对念珠菌性阴道炎可能稍轻,但也会有外阴瘙痒感,同时可伴有阴道口及外阴部的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受累的症状,这是因为滴虫可能蔓延至尿道等部位引起感染。
二、显微镜检查区分
(一)念珠菌性阴道炎
采用生理盐水湿片法检查时,可在显微镜下看到假菌丝和芽生孢子。假菌丝是念珠菌的一种生长形态,芽生孢子则是念珠菌的繁殖形式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特征性结构,基本可以确诊念珠菌性阴道炎。例如,在临床检验中,医生会取阴道分泌物制成湿片,在显微镜下仔细查找假菌丝和芽生孢子,一旦发现即可明确诊断。
(二)滴虫性阴道炎
同样采用生理盐水湿片法检查,可在显微镜下见到活动的滴虫。滴虫呈梨形,有鞭毛,运动活泼。通过观察到这种活动的滴虫,就能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医生在镜检时,重点关注视野中是否存在这类具有特征性形态和运动方式的滴虫。
三、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区分
(一)念珠菌性阴道炎
1.好发人群: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的女性。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环境含糖量高,也为念珠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使得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雌激素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改变阴道的pH值,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
2.相关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比如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为念珠菌的生长创造有利环境;个人卫生习惯不佳,如不经常清洗外阴、更换内裤等,也容易导致念珠菌感染。
(二)滴虫性阴道炎
1.好发人群: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性活跃期的女性相对更容易患病,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此外,公共浴池、游泳池、坐式马桶等公共场所的间接传播也是一个因素,比如女性在公共游泳池游泳后,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外阴,就可能感染滴虫。
2.相关因素:女性自身阴道的酸碱平衡被破坏时也容易发病,例如频繁冲洗阴道会改变阴道正常的pH值,使得阴道的自净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滴虫感染的机会。另外,经期卫生不良,如使用不洁的卫生巾等,也可能增加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显微镜检查以及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等方面的区分,可以较为准确地将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鉴别开来。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患者的多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