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岁女性发病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及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及部分患者月经周期相关症状诊断方法有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及病理活检治疗有观察随访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青春期、育龄期、绝经后女性有不同相关情况。
乳腺纤维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18~25岁的女性。其发病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当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时,可刺激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过度增生,从而形成肿瘤。
发病原因
雌激素水平异常: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成熟,雌激素分泌增加,若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或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增高,就容易引发乳腺纤维瘤。例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者长期处于高雌激素环境中(如经常接触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等),都可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增加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乳腺纤维瘤,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
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大多为患者无意间发现,肿块多为单发,也可有多发情况。肿块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坚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良好,触摸时可感觉到肿块可在乳房内推动。例如,患者洗澡时或穿衣时可能会发现乳房内有一个可滑动的肿块。
月经周期相关症状:部分患者的乳房肿块大小可能与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可能会有轻度的胀痛或不适感,月经来潮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这种症状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且症状的轻重程度也因人而异。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方法
乳腺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纤维瘤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能够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乳腺纤维瘤在超声下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
乳腺X线检查(钼靶检查):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乳腺X线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乳腺纤维瘤在钼靶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与周围乳腺组织相比,通常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较为致密,钼靶检查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病理活检: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者怀疑肿块有恶变可能时,需要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诊断乳腺纤维瘤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切除肿块,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乳腺纤维瘤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乳腺纤维瘤,如果患者年龄较小(如处于青春期),且肿块无明显变化,可以选择观察随访。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密切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在观察随访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手术治疗:当乳腺纤维瘤较大(直径大于3厘米)、生长较快、怀疑有恶变可能或者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意愿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旋切手术等。手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
不同人群的乳腺纤维瘤相关情况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患乳腺纤维瘤时,由于其乳腺还在发育阶段,需要密切观察肿块变化。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避免食用含有过多雌激素的食物和保健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学习压力等因素导致内分泌失调加重病情。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如果患有乳腺纤维瘤,在考虑怀孕时,需要提前咨询医生。因为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可能会导致乳腺纤维瘤增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怀孕的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例如,如果乳腺纤维瘤较大,可能建议先手术切除后再怀孕;如果肿块较小且稳定,也可以在密切监测下怀孕。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乳腺纤维瘤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乳腺纤维瘤,需要更加警惕恶变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但仍有一定量的雌激素分泌,且乳腺组织逐渐萎缩,此时乳腺纤维瘤的性质可能发生变化。所以绝经后女性发现乳腺纤维瘤时,更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