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有皮肤护理(保湿、避免搔抓)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分局部(糖皮质激素软膏、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系统(甲氨蝶呤、环孢素、生物制剂);物理治疗有紫外线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308nm准分子激光);特殊人群中儿童要谨慎选温和方法并关注心理,孕妇优先局部治疗,老年要综合基础病等考虑。
一、一般治疗
1.皮肤护理
日常应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的保湿剂,如含有甘油、尿囊素等成分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水分,有助于缓解银屑病患者皮肤干燥、脱屑的症状。例如,干燥气候下,银屑病患者皮肤水分流失更快,使用保湿剂能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避免过度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加重银屑病病情。因为搔抓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
2.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银屑病的炎症反应,饮酒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有研究表明,吸烟人群银屑病发病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对更高。
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对银屑病的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长期熬夜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银屑病恢复。
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后的皮肤清洁,避免汗液刺激皮肤。适当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
二、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
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可用于轻中度银屑病皮损,能减轻炎症、缓解瘙痒,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
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适用于斑块状银屑病,能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其分化,但可能会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如红斑、瘙痒等。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对于面部、颈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银屑病较为适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但也可能出现局部灼热、瘙痒等不适。
2.系统药物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但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因为它可能会引起肝损伤、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且有生殖毒性,育龄期男女用药需采取避孕措施。
环孢素,适用于重度、顽固性银屑病,能抑制免疫系统,但可能导致高血压、肾毒性等,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和肾功能。
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等,针对银屑病发病的特定靶点发挥作用,疗效较好,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可能增加感染等风险,使用前需进行严格的筛查评估。
三、物理治疗
1.紫外线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紫外线照射皮损部位,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调节免疫系统。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护正常皮肤,避免过度照射引起晒伤等不良反应,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到效果。
308nm准分子激光,可用于局部银屑病皮损的治疗,针对性强,对正常皮肤损伤较小,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银屑病患者
儿童银屑病患者在治疗时应更加谨慎,尽量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物理治疗如NB-UVB治疗需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合适的剂量,避免过度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由于银屑病可能影响外观,儿童可能会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给予心理支持。
2.孕妇银屑病患者
孕妇银屑病患者的治疗需权衡母婴安全。一般优先考虑局部治疗,如温和的保湿剂和外用糖皮质激素等相对安全的药物。系统药物治疗在孕期应尽量避免,因为许多系统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在病情较轻时,可通过加强皮肤护理、调整生活方式等来控制病情;病情较重时需在多学科会诊下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3.老年银屑病患者
老年银屑病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药物选择上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物理治疗时也要考虑老年人的耐受性,如紫外线光疗的剂量调整需更加谨慎,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的同时注重其心理安抚和生活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