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盆腔炎的检查方法、特殊人群检查注意事项,检查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检查)、双合诊及三合诊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和PCT、阴道和宫颈分泌物、血培养)、影像学检查(B超、CT和MRI、腹腔镜);特殊人群如孕妇、绝经后女性、青春期女性、有过敏史患者检查时分别有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方法、动作轻柔关注雌激素影响、保护隐私做好解释、提前告知过敏史等注意要点。
一、妇科检查
1.外阴检查:观察外阴有无红肿、溃疡、赘生物等异常情况。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外阴的状况可能反映出是否存在外部感染源。生活方式上,不注意外阴清洁的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外阴异常。特殊人群如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变化,外阴可能出现一些生理性改变,但如果出现红肿、瘙痒等异常症状,更应仔细检查。
2.阴道检查:使用阴道窥器暴露阴道和宫颈,查看阴道黏膜颜色、有无出血点、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及气味等。阴道炎可能是盆腔炎的诱因之一,分泌物异常如量多、色黄、有异味等可能提示存在炎症。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检查时需特别关注。
3.宫颈检查:检查宫颈的大小、质地、有无举痛、糜烂、息肉等。宫颈举痛是盆腔炎的重要体征之一,提示可能存在盆腔炎症刺激。有多个性伴侣、不注意经期卫生的女性,宫颈感染的风险增加。
二、双合诊及三合诊检查
1.双合诊:检查者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可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还能触摸附件区有无增厚、包块及压痛。对于年轻未生育女性,检查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处女膜。盆腔炎患者子宫通常有压痛,附件区可能增厚或触及包块。
2.三合诊:一手示指放入阴道,中指放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主要用于进一步了解盆腔后部、子宫直肠陷凹及骶韧带的情况,对于判断盆腔粘连程度、肿物大小及位置等有重要意义。对于肥胖女性,三合诊可能更有助于准确评估盆腔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炎症反应,在盆腔炎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老年人可能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血常规指标变化不典型。
2.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后数小时即可升高,其水平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PCT是一种蛋白质,在细菌感染时可明显升高,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CRP和PCT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盆腔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阴道和宫颈分泌物检查:包括涂片检查、培养及药敏试验。涂片检查可查找白细胞、滴虫、霉菌等病原体;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种类,药敏试验则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对于性活跃期女性,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感染是盆腔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分泌物检查可明确诊断。
4.血培养:对于病情严重、怀疑有败血症等全身感染的患者,血培养可查找血液中的病原体,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但血培养阳性率相对较低,且结果回报时间较长。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经腹部或阴道进行,能观察子宫、附件的形态、大小、结构,有无包块、积液等情况。盆腔积液是盆腔炎的常见表现之一,B超还可发现输卵管增粗、积水等病变。对于肥胖患者,经阴道超声可能能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CT和MRI检查:对于B超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有盆腔肿物、脓肿等复杂情况的患者,CT和MRI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但这两项检查费用较高,且CT检查有一定辐射,孕妇需谨慎使用。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的病变情况,如输卵管充血、水肿、粘连,盆腔有无脓肿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但腹腔镜检查为有创检查,费用高,一般不作为首选,多用于诊断不明确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在进行检查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如B超检查,避免不必要的X线、CT等检查。绝经后女性由于生殖器官萎缩,检查时需动作轻柔,同时应关注雌激素水平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青春期女性在检查时要注意保护其隐私和自尊心,检查前应做好解释工作。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如造影剂检查时,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