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等,双合诊可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三合诊是双合诊补充;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CRP、病原体检测等,不同年龄人群参考值有差异,生活方式等会影响结果;影像学检查有B超(包括盆腔超声、经阴道超声)、CT及MRI等,不同年龄检查有不同要求,生活方式对部分检查有一定影响,病史等影响检查必要性和结果解读。
三合诊: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是对双合诊检查的重要补充。通过三合诊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的子宫、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及盆腔后部的情况,对于判断慢性盆腔炎是否累及盆腔后部组织等有重要意义。在儿童期,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三合诊一般不适用;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对于绝经后女性,生殖系统结构有所变化,但也可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进行三合诊检查。生活方式方面,绝经后女性如果有慢性盆腔炎相关症状,在检查时需考虑其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对盆腔组织的影响。有盆腔手术史等病史的绝经后女性进行三合诊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慢性盆腔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升高。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成人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一般是(4-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在50%-70%。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影响血常规的表现。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血常规结果可能不能单纯用慢性盆腔炎来解释,需要综合分析。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慢性盆腔炎活动期CRP可能会升高,病情缓解时可下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CRP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CRP正常范围一般低于成人。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等可能导致CRP轻度波动,但一般不会有显著变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患者,CRP升高可能有其他原因,需结合临床情况鉴别。
病原体检测
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通过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镜检和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病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不同年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有所不同,儿童阴道pH值较高,育龄期女性阴道pH值呈周期性变化,绝经后女性阴道pH值升高。生活方式中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可能增加病原菌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病原体检测结果。有阴道炎等病史的患者,在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时,需考虑既往病史对当前检测结果的影响,可能需要多次检测以明确是否为慢性盆腔炎相关的病原体感染。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
盆腔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形态、大小及结构,有助于发现盆腔有无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等情况。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发现输卵管增粗、盆腔内有渗出液、附件区有囊性包块等。不同年龄女性的盆腔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盆腔内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超声表现与成人不同;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盆腔超声可更清晰显示子宫、附件等结构;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萎缩,超声表现也有变化。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等可能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对超声检查中盆腔器官的血流等情况有一定影响。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与术后正常改变鉴别。
经阴道超声:对于盆腔内器官的观察比经腹部超声更清晰,尤其是对子宫、卵巢及直肠子宫陷凹的病变显示更准确。在儿童期不适合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可根据情况选择经阴道超声;绝经后女性如果有阴道萎缩等情况,可能需要谨慎选择经阴道超声检查。生活方式方面,绝经后女性如果阴道局部环境因生活方式改变有异常,经阴道超声检查时需注意避免感染等风险。有阴道出血等病史的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CT及MRI检查:一般在怀疑盆腔有复杂病变、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进行。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组织的密度变化,对于判断有无盆腔脓肿等有一定价值;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对于盆腔炎症性病变与其他病变的鉴别有一定优势。不同年龄人群进行CT或MRI检查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由于对辐射更敏感,需严格掌握检查指征。生活方式因素一般对CT及MRI检查结果影响较小,但病史等因素会影响检查的必要性和结果解读。有金属植入物等病史的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时需提前告知医生,以评估检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