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肿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反射异常)、神经根性症状(疼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以及少数情况下出现的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和脊柱畸形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
一、神经系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
儿童及青少年:髓内肿瘤可能影响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例如,颈段髓内肿瘤可能引起上肢肌肉力量减弱,表现为拿东西不稳、精细动作困难;胸段髓内肿瘤可影响下肢运动,出现行走费力、步态异常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对运动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具挑战性,因为儿童的神经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肿瘤的持续存在可能会持续破坏神经结构。
成年人:成年人髓内肿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逐渐加重,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肢体无力,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出现肢体活动明显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例如,腰椎髓内肿瘤可能导致下肢逐渐不能活动,影响正常的站立和行走。
感觉功能障碍:
感觉减退或消失:髓内肿瘤常累及脊髓的感觉传导束,导致相应部位的感觉减退或消失。以脊髓丘脑束受累为例,可出现病变节段以下的痛觉、温度觉减退。比如颈髓髓内肿瘤,患者可能感觉颈部以下某一平面以下的皮肤对痛觉、温度觉的感知不如正常,对冷热刺激的分辨能力下降。
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走感等。这种异常感觉可能在肿瘤早期就出现,且随着肿瘤的发展而加重。例如,胸段髓内肿瘤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束带样的异样感觉,或者下肢有麻木感,且这种感觉会逐渐向周围扩展。
反射异常:
深反射亢进:当髓内肿瘤影响脊髓的神经传导时,可能出现深反射亢进,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增强。这是因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对脊髓反射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例如,颈髓髓内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膝跳反射比正常明显增强的情况。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浅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这是由于脊髓的感觉传导和运动传导通路受到肿瘤影响,导致相应的反射弧功能异常。
二、神经根性症状
疼痛:
儿童:儿童髓内肿瘤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表达相对不那么明确,但疼痛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情绪。例如,颈段髓内肿瘤可能引起颈部、肩部的疼痛,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不愿意活动颈部,表现出相应的异常姿态。
成年人:成年人神经根性疼痛较为常见,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放射性疼痛等。如腰骶段髓内肿瘤可引起腰骶部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疼痛沿神经根分布区域放射,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动作可能会使疼痛加剧。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便功能障碍:
排尿障碍:髓内肿瘤累及脊髓的排尿中枢或相关传导通路时,可出现排尿障碍。早期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床等情况,且由于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肿瘤引起的排尿障碍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排便障碍:排便障碍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肿瘤影响脊髓对排便的调控,使得肠道的蠕动和排便反射异常。例如,胸段髓内肿瘤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出现便秘,而腰骶段髓内肿瘤可能引起大便失禁等情况。
性功能障碍:
男性:髓内肿瘤累及脊髓的相关神经通路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等。这是因为脊髓与性功能的调节有密切关系,肿瘤破坏了神经传导,影响了性激素的分泌和相关神经冲动的传导。
女性: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性功能减退等情况,同样是由于脊髓的神经功能受到肿瘤影响,导致内分泌和神经调节失衡。
四、其他症状
脊柱畸形:
儿童:儿童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髓内肿瘤如果长期存在,可能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导致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等。因为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脊柱的力学平衡,阻碍脊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儿童的骨骼可塑性较强,畸形可能会随着生长而逐渐加重。
成年人:成年人脊柱畸形相对较少见,但如果髓内肿瘤病程较长,也可能导致脊柱的继发性改变,出现脊柱侧弯或后凸等畸形,但一般不如儿童明显,因为成年人骨骼已经基本定型。
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少数情况):当髓内肿瘤导致脊髓梗阻严重,脑脊液循环受阻时,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多见于肿瘤较大且位置较高,影响脑脊液回流的情况。例如,高位颈髓髓内肿瘤可能因为梗阻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