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有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个体而异、经期可加剧)、异常阴道分泌物(量增、性状改变)、月经异常(量及周期改变)、发热(病情重时轻度或更高热、持续时长因治疗而异)等表现,育龄女性有生育受影响及性交疼痛表现,老年女性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易与其他妇科疾病混淆。
一、症状表现
(一)下腹部疼痛
1.一般情况: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可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对于育龄女性,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可引发持续性的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样疼痛,在活动后或性交后可能会加重。而对于老年女性,由于其生殖系统组织相对薄弱,炎症引起的疼痛可能相对更为敏感,但表现形式可能与育龄女性类似,也以下腹不适疼痛为主。
2.与月经的关系:部分患者在月经期间疼痛会加剧,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导致疼痛程度比非经期更明显。例如,有些患者原本只是偶尔下腹隐痛,在月经来潮时会感到下腹部疼痛如绞,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1.分泌物量的变化: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多,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量较少且性状相对稳定,而子宫内膜炎时,由于炎症刺激,宫颈腺体和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功能亢进,导致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例如,可从原本每天使用1-2片护垫,变为每天需要使用数片卫生护垫,且分泌物量较多。
2.分泌物性状改变:分泌物的颜色、质地也会发生改变。可能表现为白带呈脓性,颜色发黄甚至发绿,质地较为黏稠,有时还可能伴有异味,如腥臭味等。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和阴道内的细胞发生炎性渗出、坏死等变化,混合在分泌物中导致性状改变。比如,一些患者的白带看起来像脓鼻涕一样,同时伴有难闻的气味。
(三)月经异常
1.月经量改变: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这是由于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收缩功能,导致子宫内膜在月经期间不能正常有效地收缩止血,从而使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例如,原本月经周期规律,月经量也在正常范围内的女性,患病后月经量可能较之前增加1倍甚至更多。而对于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内膜变薄,从而使月经量减少。比如,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每次月经量明显少于以往正常量。
2.月经周期改变:月经周期可能会出现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子宫内膜炎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导致卵巢-垂体-子宫轴的功能受到一定干扰,从而使月经周期不再像以往那样规律。例如,原本月经周期为28-30天,患病后可能提前7-10天来潮,或者推迟相同的时间。
(四)发热
1.发热程度:病情较重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一般在37.5-38.5℃之间,也有部分患者体温会更高。例如,有些患者测量体温可达38℃左右,伴有寒战等表现。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2.发热持续时间:如果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发热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比如,在没有进行规范治疗的情况下,发热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一周以上;而经过积极治疗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育龄女性
1.对生育的影响相关表现:育龄女性患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出现一些与生育相关的症状。例如,在备孕期间可能会出现不易受孕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可能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得受精卵难以着床。同时,即使受孕,也可能因为子宫内膜炎症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的风险。有些育龄女性多次发生不明原因的流产,检查后发现是子宫内膜炎导致的。
2.性生活相关表现:在性生活时,可能会出现性交疼痛,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性生活时的刺激会加重局部的不适,从而引起疼痛。例如,性生活过程中或结束后,下腹部出现明显的疼痛,影响性生活的质量。
(二)老年女性
1.症状不典型性: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系统组织萎缩,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比如,下腹部疼痛可能不明显,而是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者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但分泌物增多的程度可能不如育龄女性明显,容易被忽视。有些老年女性只是觉得最近阴道分泌物比以往多一些,没有引起重视,直到病情加重才就医。
2.与其他疾病的混淆:老年女性子宫内膜炎还容易与一些妇科其他疾病混淆,比如老年性阴道炎等。因为两者都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要通过详细的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例如,通过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