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喉炎有典型症状如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全身症状如发热、烦躁不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及严重时气管切开,不同年龄小儿喉炎需注意不同情况,还有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注意事项,需早期识别症状、及时治疗并个性化护理保障健康。
一、小儿喉炎的症状
1.典型症状
声音嘶哑:是小儿喉炎常见的症状之一,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发声时音调变低、变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这是因为喉部炎症导致声带水肿等病变,影响了声带的振动和发声功能。例如,一些患儿在患喉炎后,原本清脆的童声变得沙哑。
犬吠样咳嗽:咳嗽声类似小狗叫声,这是小儿喉炎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喉部炎症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反射性咳嗽,且咳嗽时气流通过狭窄的喉部产生特殊的声音。
吸气性呼吸困难:这是小儿喉炎较为严重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吸气时胸廓周围软组织如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软组织及上腹部等部位向内凹陷。这是因为喉部炎症导致喉部狭窄,吸气时气流通过受阻,为了克服气道阻力,呼吸肌需加强收缩,从而出现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的表现。病情严重时,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等表现。
2.全身症状
发热:小儿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导致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但也有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例如,有的患儿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患儿自身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烦躁不安:由于喉部不适、呼吸困难等原因,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表现。特别是在夜间,症状可能会加重,导致患儿哭闹不止,难以安抚。这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二、小儿喉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儿保持安静,避免哭闹,减少氧耗。可将患儿置于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等,以利于呼吸。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减轻喉部黏膜的干燥,缓解不适症状。
吸氧:对于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的患儿,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以改善缺氧状况。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吸氧的流量和浓度。例如,轻度呼吸困难的患儿可给予低流量吸氧,而重度呼吸困难的患儿可能需要较高流量的吸氧。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小儿喉炎的关键药物,具有抗炎、减轻喉部水肿的作用。常用的药物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减轻喉部黏膜的水肿,缓解喉梗阻症状。一般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合适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例如,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口服泼尼松,而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需要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喉炎,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考虑有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等,也可能会适当选用抗感染药物。
3.气管切开:对于严重喉梗阻的患儿,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出现面色发绀、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需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挽救患儿生命。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措施,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不同人群(小儿)喉炎的注意事项及应对
1.年龄因素
婴幼儿:婴幼儿喉炎病情变化较快,因为婴幼儿的喉部解剖结构相对狭窄,喉黏膜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导致喉梗阻。所以对于婴幼儿喉炎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节律、面色等情况。一旦发现有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同时,婴幼儿用药需要特别谨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学龄儿童:学龄儿童相对婴幼儿来说,喉部解剖结构相对较宽,喉梗阻发生的速度可能相对较慢,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同样需要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要让患儿配合治疗,如安静休息等。
2.生活方式
休息:患病期间要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因为活动会增加氧耗,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要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病情恢复。
饮食: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喉部黏膜加重症状。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喉部黏膜湿润,也有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3.病史因素
有既往喉炎病史的患儿:这类患儿再次发生喉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喉炎的因素。如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等。一旦出现类似喉炎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既往有喉炎病史的患儿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总之,小儿喉炎需要早期识别症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以保障患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