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结节是症状,由多种乳腺疾病致乳腺组织异常团块,有不同病因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良性需定期复查或手术,恶性需综合治疗;乳腺增生是良性乳腺病,与内分泌紊乱相关,有乳房胀痛等表现,症状轻靠调整生活方式,重靠药物,二者在多方面有差异,需通过检查鉴别并采取合适应对措施。
一、定义与本质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指乳腺组织内出现的局限性肿块,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多种乳腺疾病所表现出的结节样病变,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的异常团块。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本质是乳腺主质和间质增生及复旧不全,引起乳腺正常结构紊乱。多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乳腺结节:可触及乳房内可活动或固定的肿块,大小不一,形态多样,边界可清或不清,质地可软可硬。若为良性结节,如乳腺纤维腺瘤,肿块多为单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好;若为恶性结节,如乳腺癌,肿块往往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可伴有乳头凹陷、橘皮样皮肤改变等。不同病因导致的结节,伴随症状有所不同,比如乳腺囊肿引起的结节,可能伴有乳房胀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而乳腺癌导致的结节,可能伴有乳头溢液(血性等)、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增生: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具有周期性,往往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疼痛减轻或缓解。疼痛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向同侧腋窝或肩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可触及乳房肿块,肿块可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地韧,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少数患者可有乳头溢液,多为淡黄色或乳白色浆液性溢液。不同年龄的女性乳腺增生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疼痛症状更明显,而年龄较大女性除疼痛外,对结节的感知可能更关注。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乳腺超声:
乳腺结节:可清晰显示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良性结节超声表现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常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钙化灶、纵横比大于1等。
乳腺增生: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增厚,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若有囊肿形成),一般无明确的局限性肿块(但有时可因增生腺体聚集形成类似结节样改变)。
乳腺X线摄影(钼靶):
乳腺结节:良性结节钼靶表现为边缘光滑、清晰的肿块,密度均匀;恶性结节钼靶表现为边界不规则、有毛刺征的肿块,可有细小钙化灶等。
乳腺增生:钼靶表现为乳腺腺体密度增高,结构紊乱,可见散在的斑片状或结节状影,一般不如超声敏感,对一些微小病变的显示不如超声。
四、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乳腺结节:
年龄:不同年龄人群乳腺结节的好发病因不同,青年女性乳腺结节多考虑乳腺纤维腺瘤,与青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且敏感有关;中年女性乳腺结节需警惕乳腺癌,与中年女性乳腺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受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化有关;老年女性乳腺结节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钙化等退行性变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乳腺结节发生风险。例如高脂肪饮食可能影响激素代谢,精神压力大可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乳腺组织状态,增加结节形成机会。
病史: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乳腺结节尤其是恶性结节的风险相对较高;既往有乳腺炎症等病史的患者,也可能导致乳腺组织修复异常,增加结节形成可能。
乳腺增生:
年龄: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女性较少发生,因为中青年女性内分泌功能活跃,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加重乳腺增生症状。例如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内分泌节律,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进而加重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等症状。
病史:既往有月经不调等内分泌紊乱病史的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增生,因为月经不调往往提示内分泌功能存在异常,而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五、处理原则
乳腺结节:
良性结节:如果是较小的、无明显症状的良性结节,如乳腺纤维腺瘤等,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变化情况;对于有增大趋势或有恶变倾向的良性结节,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恶性结节:一旦确诊为乳腺癌等恶性结节,需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乳腺增生:
一般症状较轻的乳腺增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即可缓解,如保持心情舒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缓解症状,如逍遥丸等,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要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对于乳腺增生中发现的结节样改变,需定期复查,警惕恶变可能。
总之,乳腺结节和乳腺增生在定义本质、临床表现、检查特点、发病机制及处理原则等方面均有不同,临床上需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