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等所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症状、相应体征,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治疗包括一般、物理、药物、手术治疗,要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急性盆腔炎等预防。
一、定义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较顽固,可反复发作。
二、病因
1.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若未接受规范、彻底的治疗,病原体可能潜伏于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炎症可转为慢性。例如,急性盆腔炎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时就自行停药,导致病原体持续存在,引发慢性盆腔炎。
2.盆腔持续存在轻微感染:一些特殊的病原体感染,如沙眼衣原体等,可引起盆腔的持续轻微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炎症。
3.女性解剖生理特点:女性生殖系统本身的解剖结构使得盆腔容易受到感染,且在月经、性生活等情况下,防御机制可能受到影响,增加了慢性盆腔炎的发生风险。比如,月经期女性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细菌容易上行感染。
三、病理改变
1.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炎症可导致输卵管增粗、变硬,管腔粘连、阻塞。若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可形成输卵管积水;若积脓中的脓液被吸收,也可形成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水的管壁薄,表面光滑,可呈曲颈瓶状。
2.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症波及卵巢,可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3.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使结缔组织增生、变硬,子宫固定,宫颈旁组织也增厚变硬,形成所谓的“冰冻骨盆”。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例如,女性在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后,下腹部坠胀感会明显加重。
月经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增多,如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也有患者表现为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等。
不孕及异位妊娠:由于输卵管粘连阻塞等原因,可导致不孕,若输卵管部分通畅,还可能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风险。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低热、易感疲倦等全身症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急性发作。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呈条索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五、诊断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盆腔炎病史,包括急性盆腔炎的发作情况、治疗经过等。
2.症状与体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下腹部坠胀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以及妇科检查时发现的子宫活动受限、附件区压痛等体征进行初步判断。
3.辅助检查
B超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等情况,有助于了解盆腔内的病变情况。
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六、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盆腔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多呈进行性加重,且可在盆腔内触及触痛性结节,B超、腹腔镜等检查可协助鉴别。
2.卵巢囊肿:卵巢囊肿一般无盆腔炎的病史,通过B超等检查可发现卵巢上的囊性肿物,与慢性盆腔炎的盆腔粘连、增厚等表现不同。
3.盆腔淤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痛,且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妇科检查多无阳性体征,盆腔静脉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七、治疗
1.一般治疗
增强体质: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例如可以进行散步、瑜伽等适度的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治疗:由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物理疗法:常用的物理疗法有激光、微波、离子透入等,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例如,微波治疗可通过热效应促进盆腔炎症的消散。
3.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例如,对于存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患者,可选用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有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等病变,且经常反复发作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如输卵管积水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囊肿剥除术等。但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育需求等因素。
八、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月经期、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例如,月经期应使用合格的卫生巾,并每天更换;性生活前后要清洗外阴。
2.积极治疗急性盆腔炎:一旦发生急性盆腔炎,应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遵循规范的治疗方案,防止病情迁延转为慢性。
3.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操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宫腔操作等,如必须进行,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医源性感染。例如,进行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操作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做好消毒工作。
4.增强机体抵抗力: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慢性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