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和药物治疗。手术有经鼻蝶窦入路和开颅手术,前者适用于部分垂体瘤,有一定风险及并发症,儿童、女性及有基础疾病者需特殊考虑;后者用于鞍上扩展大等情况,创伤大、恢复长、并发症多,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需综合评估。放射治疗有常规和立体定向,常规起效慢、有不良反应,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立体定向精准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儿童等特殊人群也需权衡。药物治疗有多巴胺激动剂(用于泌乳素瘤,儿童等有特殊注意)、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用于生长激素瘤,儿童等需密切监测)及其他药物(依病情个体化选择)。
一、手术治疗
1.经鼻蝶窦入路手术
对于大多数垂体微腺瘤(直径≤10mm)以及部分向蝶窦生长的垂体大腺瘤(直径>10mm)较为适用。该手术方式通过鼻腔-蝶窦途径进入垂体窝,对肿瘤进行切除。其优势在于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鼻腔感染、尿崩症等并发症。例如,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1%-5%,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蝶窦后壁的骨质或硬脑膜损伤导致脑脊液外漏。
对于儿童垂体瘤患者,手术同样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需要更加精细的操作,因为儿童的垂体周围解剖结构相对更脆弱,术后要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因为儿童尿崩症的发生可能会对其水电解质平衡和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女性患者,要考虑到妊娠相关的影响,术后需要评估垂体功能对生育的影响。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需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以降低手术风险。
2.开颅手术
主要用于向鞍上扩展较大、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的垂体瘤,如巨大垂体大腺瘤向第三脑室等部位生长的情况。开颅手术需要打开颅骨,进入颅内进行肿瘤切除。其创伤相对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如可能出现颅内感染、下丘脑损伤等。下丘脑损伤可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等严重后果。
儿童开颅手术风险更高,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和肿瘤情况。女性患者开颅手术可能对其内分泌功能影响更大,术后需要更密切监测垂体-靶腺轴功能。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开颅手术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在术前进行多学科评估,优化患者的全身状况后再考虑手术。
二、放射治疗
1.常规放射治疗
适用于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垂体瘤、术后复发的垂体瘤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常规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等方式,通过射线照射肿瘤,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常规放射治疗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垂体功能减退、放射性脑病、视力视野损害等。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般在治疗后5-10年发生率可达50%左右。
儿童患者进行放射治疗需要谨慎,因为放射治疗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女性患者放射治疗后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等,需要在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放射治疗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加剧等情况,需要在治疗前控制好基础疾病。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包括伽玛刀、射波刀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有精准度高的特点,能够更聚焦地照射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手术残留或复发的垂体瘤患者。其不良反应相对常规放射治疗较轻,但仍可能出现垂体功能减退、视神经损伤等。例如,伽玛刀治疗后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相对常规放射治疗较低,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激素水平下降。
儿童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样需要权衡利弊,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女性患者要考虑对生育的影响,在治疗前评估生育需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时,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和治疗后对基础疾病的影响,进行个体化评估。
三、药物治疗
1.多巴胺激动剂
如溴隐亭,主要用于治疗泌乳素瘤。对于大多数泌乳素瘤患者,溴隐亭可以使肿瘤缩小,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等。
对于儿童泌乳素瘤患者,使用多巴胺激动剂需要谨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肿瘤变化情况。女性患者在使用溴隐亭期间如果有生育计划,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泌乳素水平和肿瘤情况。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溴隐亭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需要注意。
2.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
如培维索孟,主要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瘤。它可以阻断生长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适用于生长激素瘤术后残留、复发或不能手术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儿童生长激素瘤患者使用培维索孟时,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肝功能,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肝功能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女性患者使用该药物时,要考虑对妊娠的影响,在治疗前评估生育需求和妊娠风险。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使用该药物需要谨慎,定期监测肝功能。
3.其他药物
对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瘤导致的库欣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但相对应用较少,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选择。其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垂体瘤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综合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