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为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异型增生未突破基底膜,与高危因素相关;宫颈癌是宫颈恶性肿瘤,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有浸润转移能力,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常见。两者临床表现有别,检查方法及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因病变程度而异,癌前病变低级别多观察或物理治疗,高级别需锥切等;宫颈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依分期等选择。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病理上表现为宫颈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细胞的形态、排列等出现异常,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还没有发生浸润转移。例如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细胞异型性相对较轻,主要累及上皮下1/3。
年龄方面,性生活开始早、多个性伴侣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年轻女性由于性生活活跃,相对风险可能较高;生活方式上,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病史的女性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
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已经突破基底膜,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其次还有腺癌等。例如宫颈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呈巢状、团块状排列,具有鳞状上皮分化的特点。
年龄上,宫颈癌的发病高峰在50岁左右,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性生活过早、多孕多产、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等)、长期口服避孕药等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相关因素会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部分宫颈癌患者都能检测到高危型HPV感染。
二、临床表现
宫颈癌前病变
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偶有接触性出血,多在妇科检查或宫颈筛查时发现异常。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有HPV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相对不典型表现,但容易被忽视;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由于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可能在感染HPV后发展为癌前病变,但自身可能无明显不适。
宫颈癌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阴道排液增多,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晚期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患者还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年龄较大的女性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警惕宫颈癌可能;有多次生产史等情况的女性,由于宫颈受到的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宫颈癌出现症状的风险。
三、检查方法及结果差异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常用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可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型改变,如LSIL时可见挖空细胞等特征性改变,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年龄较大的女性进行TCT检查时,要注意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性生活频繁的女性TCT检查结果需要更细致分析。
HPV检测:高危型HPVDNA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多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但HPV感染并不一定就发展为癌前病变,需要结合细胞学检查结果。年轻女性如果HPV阳性,需要密切随访观察,因为年轻女性自身免疫力可能有助于清除部分HPV感染。
宫颈癌
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可靠方法,通过在宫颈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等。对于临床怀疑宫颈癌的患者,需要进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术后的护理,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要更关注伤口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盆腔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可了解宫颈癌灶的大小、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助于临床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选择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
四、治疗方式
宫颈癌前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多数可自然消退,一般采用定期随访观察,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部分患者可通过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破坏病变组织,促使其恢复正常。年轻女性由于有自然清除HPV的可能,对于LSIL可以更倾向于观察随访,但要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在治疗后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一般需要治疗,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如冷刀锥切或利普刀锥切,切除病变组织,防止其发展为宫颈癌。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能会考虑全子宫切除术,但相对较少采用,因为HSIL有进展为宫颈癌的可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宫颈癌
手术治疗:根据临床分期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早期宫颈癌可采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等。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会在充分评估病情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状况是手术考虑的重要因素,身体状况较差的可能无法耐受较大的手术创伤。
放射治疗:适用于中晚期宫颈癌、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等。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使用。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进行相应处理。
化学治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病灶;也可用于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对于晚期宫颈癌患者,可作为姑息性化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化疗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化疗方案进行监测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