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等),膀胱炎是下尿路感染的一种。两者在定义、解剖位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病原因及高危因素、治疗原则等方面有联系也有区别,尿路感染中上尿路感染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及局部症状,下尿路感染主要有膀胱刺激征等,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等有不同表现,影像学检查用途有别,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治疗均有一般治疗和抗感染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准确诊断治疗。
膀胱炎:属于下尿路感染的一种,主要是膀胱黏膜被病原体侵袭而引发的炎症,病变部位局限在膀胱。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腰痛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酸痛、胀痛等;下尿路感染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外,尿道炎可能还会有尿道烧灼感、尿道口红肿等表现,膀胱炎主要以膀胱刺激征及下腹部不适为主,一般无明显全身感染症状,但严重时也可能出现低热。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膀胱刺激征,即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多达数十次,夜间也会频繁醒来排尿)、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尿,很难控制)、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有烧灼感或刺痛感),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下腹部疼痛不适,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较为轻微,有的可能较为明显,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较少出现,除非是急性膀胱炎非常严重的情况。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明显升高,常伴有红细胞,还可能出现蛋白尿,尿中可找到细菌等病原体;下尿路感染时,白细胞也会升高,膀胱炎时一般以尿中白细胞增多为主,可伴有少量红细胞,尿道炎时除白细胞、红细胞外,可能还会有尿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相关表现。
膀胱炎:尿常规主要是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有少量红细胞,一般尿蛋白阴性或仅有微量,通过尿常规基本可初步提示膀胱存在炎症,但要明确是否为特异性病原体感染,还需进一步做尿细菌培养等检查。
尿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能明确具体的致病菌,有助于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下尿路感染时尿细菌培养也可发现致病菌,膀胱炎时尿细菌培养同样能确定引起膀胱感染的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
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为了明确肾脏有无形态学改变、有无结石等诱发因素,常需要做泌尿系统超声或CT等检查,超声可发现肾脏大小、形态是否正常,有无肾盂积水等情况,CT对于肾脏细微结构的显示更清晰;下尿路感染一般无需常规做影像学检查,但如果是反复发作的膀胱炎,为了排除泌尿系统结石、畸形等问题,也可能会进行超声等检查。
膀胱炎:一般通过尿常规等初步诊断,若要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可能会做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观察膀胱壁有无增厚、膀胱内有无占位等情况。
发病原因及高危因素
尿路感染:
年龄与性别: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尿道外口靠近肛门,细菌容易侵入,所以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儿童时期,女孩也相对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婴儿期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尿道口容易被粪便污染等因素易患尿路感染,男孩则可能因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原因引发;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且常伴有前列腺增生等问题,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清洁不当,是诱发尿路感染的常见因素;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有利于细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风险;性生活频繁的女性,性交时会将尿道周围的细菌挤进膀胱,也是女性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长期使用导尿管等侵入性尿路器械,会破坏尿路黏膜的屏障功能,大大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病史:有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结石会阻碍尿液排出,使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引发感染;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尿路感染;有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膀胱炎:
年龄与性别:主要见于女性,原因同女性尿路感染高发,女性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膀胱炎,育龄女性更常见;男性膀胱炎相对少见,多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相关。
生活方式:与尿路感染的生活方式高危因素类似,如不注意会阴部卫生、憋尿等,对于男性膀胱炎患者,长期酗酒、久坐等也可能增加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病史:患有膀胱炎的患者往往存在导致膀胱黏膜防御功能下降的因素,如泌尿系统结石、留置导尿管、膀胱结石等,另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发生膀胱炎的几率也会增加。
治疗原则
尿路感染:
一般治疗: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有助于清除尿路中的细菌,这对于各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要鼓励其多饮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帮助。
抗感染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上尿路感染由于病情相对较重,一般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疗程相对较长,通常需要10-14天;下尿路感染一般口服抗生素即可,疗程相对较短,如膀胱炎一般口服抗生素3-7天,但具体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等调整。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有效的抗生素,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
膀胱炎:
一般治疗:同样需要多饮水、多排尿,注意会阴部清洁等,对于女性膀胱炎患者,性生活后要及时排尿,可减少膀胱炎的复发;对于男性膀胱炎患者,要避免久坐、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抗感染治疗:与尿路感染的抗感染治疗类似,根据病原体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口服抗生素为主,疗程通常3-7天,儿童膀胱炎患者用药要谨慎选择,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及合适的剂量。
总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膀胱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类型,两者在定义、解剖位置、临床表现、检查、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