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细胞瘤的核磁共振表现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星形细胞瘤在MRI上表现因病理分级、部位、年龄及病史等因素而异。低级别者T1低或等信号、T2及FLAIR高信号,多边界清、少强化;高级别者T1低或混杂信号、T2及FLAIR高且不均匀,多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强化明显且周围水肿重。不同部位如大脑半球、丘脑、脑干的星形细胞瘤各有特点,儿童与成人星形细胞瘤在MRI表现上也存在差异,病史对其MRI基本表现无直接改变但可辅助诊断。

一、星形细胞瘤在核磁共振(MRI)上的一般表现

(一)不同病理分级的信号特点

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

T1加权像(T1WI):多呈低信号或等信号。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密度相对较低,组织内氢质子含量与正常脑实质相比变化不大,所以在T1WI上表现为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脑实质。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T1WI信号约70%为低信号,30%为等信号。

T2加权像(T2WI):多呈高信号。由于肿瘤细胞的存在使得局部组织水分增加,氢质子含量增多,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一般来说,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T2WI高信号范围相对较局限,边界相对清楚。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与T2WI类似,也呈高信号,且能更好地显示肿瘤与脑实质的边界,对于发现脑沟、脑裂内的肿瘤浸润等情况有较好的效果。比如在FLAIR序列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肿瘤是否累及脑皮质等结构。

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

T1WI:多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高级别肿瘤细胞密度高,内部可能存在坏死、囊变等情况,所以信号不均匀,低信号部分可能与肿瘤组织本身以及坏死、囊变区有关。

T2WI:多呈高信号且信号不均匀。除了肿瘤细胞导致的水分增加形成高信号外,坏死、囊变区也表现为高信号,同时肿瘤的实性部分信号可能更高,边界相对低级别肿瘤更不清楚。

FLAIR:同样呈高信号且不均匀,坏死、囊变区在FLAIR上也表现为高信号,能更敏感地显示肿瘤周围的水肿情况等。

(二)肿瘤的形态学表现

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相对清楚。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对周围脑组织的浸润相对较轻,所以在MRI上可以看到较为规则的形态,周围水肿一般较轻。例如,在儿童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约80%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

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由于肿瘤细胞侵袭性生长,容易侵犯周围脑组织,所以形态上多呈不规则状,边界与周围正常脑实质分界模糊。并且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周围水肿往往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肿瘤细胞释放的一些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到周围脑组织中。

(三)强化表现

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多数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这是因为低级别肿瘤血管相对较少且完整,对比剂不易通过血管壁进入肿瘤组织内,所以强化不明显或仅轻度强化。但也有少数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可能有强化,比如部分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能会有轻度强化。

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多有明显强化。高级别肿瘤血管丰富且血管通透性增加,对比剂容易进入肿瘤组织内,所以在增强MRI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强化形态多样,可呈结节状、环状等。例如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多表现为环状强化,环壁厚薄不均,中央为坏死、囊变区。

二、不同部位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

(一)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

1.额叶星形细胞瘤

在MRI上,根据病理分级不同有相应表现。低级别额叶星形细胞瘤可能表现为额叶内边界清楚的T1低、T2高信号病灶,FLAIR高信号,无或轻度强化。高级别额叶星形细胞瘤则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低、T2高混杂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周围水肿明显。对于儿童额叶星形细胞瘤,低级别相对常见,且需要注意与其他儿童颅内病变鉴别,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儿童额叶也可发生,其强化特点可能有一定特征。

2.颞叶星形细胞瘤

低级别颞叶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类似额叶,呈相对规则的信号改变。高级别颞叶星形细胞瘤同样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及周围水肿明显等特点。在儿童颞叶星形细胞瘤中,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特点差异,比如婴幼儿与年长儿童的肿瘤病理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影响MRI表现。

(二)丘脑星形细胞瘤

1.低级别丘脑星形细胞瘤

T1WI多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高信号,边界相对清楚,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由于丘脑位置较深,肿瘤生长可能会压迫周围结构,需要关注对丘脑周围神经传导束等结构的影响。

2.高级别丘脑星形细胞瘤

信号不均匀,T1低、T2高混杂信号,边界不清,周围水肿明显,强化明显且不均匀。丘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病情进展快,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较大,因为丘脑是重要的神经结构,肿瘤累及后会影响感觉、运动等多种神经功能。

(三)脑干星形细胞瘤

1.低级别脑干星形细胞瘤

多见于儿童,MRI上脑干增粗,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可呈弥漫性或局灶性改变,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例如,弥漫性脑干星形细胞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表现为脑干弥漫性肿胀,信号改变符合上述特点。

2.高级别脑干星形细胞瘤

脑干增粗更明显,信号不均匀,T1低、T2高混杂信号,边界不清,强化明显,周围可能无明显水肿(因脑干周围空间有限),但肿瘤对脑干结构的破坏更严重,会严重影响脑干的正常功能,如呼吸、心跳、颅神经功能等。

三、年龄因素对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的影响

(一)儿童星形细胞瘤

1.低级别儿童星形细胞瘤

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等为主,在MRI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病灶,信号特点如上述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一般,但儿童的血脑屏障相对不完善,可能会出现相对更明显的轻度强化情况。例如,在儿童小脑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表现为小脑内圆形或类圆形病灶,T1低、T2高信号,FLAIR高信号,可有轻度强化,周围水肿轻。

2.高级别儿童星形细胞瘤

相对成人来说,发病部位可能有一定特点,如脑干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在儿童中相对较多见,其MRI表现如前所述,信号不均匀、强化明显等,但儿童对肿瘤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在评估病情和预后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二)成人星形细胞瘤

1.低级别成人星形细胞瘤

相对儿童少见,多发生在大脑半球等部位,MRI表现与儿童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类似,但成人肿瘤生长相对儿童可能稍快,边界可能相对儿童低级别肿瘤稍不清一些。

2.高级别成人星形细胞瘤

如胶质母细胞瘤在成人中多见,MRI表现为典型的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周围水肿明显等特点,成人由于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在治疗和预后评估上与儿童有差异,例如成人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方面与儿童不同。

四、病史对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的间接影响

如果患者有既往头部外伤等病史,一般不会直接改变星形细胞瘤的MRI信号特点等基本表现,但在诊断时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例如,患者既往有头部外伤史,发现颅内病灶,需要排除外伤后是否诱发星形细胞瘤等情况,但星形细胞瘤本身的MRI表现主要还是由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等因素决定,病史主要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情况,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儿童高级胶质瘤种类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儿童高级胶质瘤种类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等。 1、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是来源于星型胶质细胞的高级别肿瘤,可引起头痛、肢体无力、呕吐、言语困难、视力改变、嗜睡等症状。 2、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是来源于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的高级别肿瘤
胶质瘤分为哪些类型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胶质瘤的类型一般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1.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是常见的胶质瘤类型之一,占所有胶质瘤的80%左右,主要起源于星形胶质细胞。生长速度较慢,但通常会在大脑中形成大的肿块,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和破坏。 2.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胶质瘤,占所有
脊髓肿瘤一般是良性还是恶性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脊髓肿瘤的性质并非一概而论,既有良性也有恶性,但总体来说,良性的脊髓肿瘤更为常见。 常见的良性脊髓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脊膜瘤,这些肿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性较低。而恶性的脊髓肿瘤则相对较少见,如脊髓星形细胞瘤等,其生长速度较快,对周围组织的破坏力较强。 在诊断脊髓肿瘤时,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
胶质脑肿瘤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胶质脑肿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颅内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 不同类型的胶质脑肿瘤在细胞形态、分子特征、生长速度和侵袭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程度,而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可能生长相对缓慢。这种异质性使得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脑瘤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在医学上中老年人、家族遗传者、辐射暴露者等人群容易得脑瘤,详情如下: 1、中老年人 脑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一些特定类型的脑瘤,尤其是恶性脑瘤,更常见于中老年人。例如,胶质瘤中的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 2、家族遗传者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脑瘤的病例,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
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什么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在原发性颅内肿瘤中占比较大。它们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包括多种类型,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环境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癫痫、肢体功能障碍等不同症状,具体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生长
脑瘤星型细胞瘤严重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星型细胞瘤一般指星形细胞瘤,脑瘤星形细胞瘤是否严重和病情情况有关。 如果是脑瘤星形细胞瘤病情早期没有出现压迫症状,及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并进行针对性放射线照射治疗,其可以抑制癌细胞,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但对于脑瘤星形细胞瘤病情晚期的患者,身体状态较差不能完成手术,通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通常也容易出现
小脑星形细胞瘤的特点有什么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星形细胞瘤的特点是临床症状隐匿、病程相对较长、对放疗不敏感等。 1.临床症状隐匿 小脑星形细胞瘤生长速度缓慢,肿瘤体积增大时才会出现相关临床不舒服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2.病程相对较长 小脑星形细胞瘤的病程一般比较长,从2周至4年不等,平均10个半月,早期出现颅压增高,小脑损
脑肿瘤级别分为哪些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肿瘤是指脑瘤,脑瘤有较多的类型,以脑胶质瘤为例可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具体分析如下: 1、Ⅰ级 属于偏良性肿瘤,在光镜下肿瘤细胞可表现为星星状,所以称为星形细胞瘤,大多能治愈。 2、Ⅱ级 属于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恶性肿瘤,在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少枝细胞状。 3、Ⅲ级 属于高度的恶性肿瘤,在光镜下肿
胶质瘤占脑肿瘤的百分比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肿瘤即脑瘤,胶质瘤占脑瘤的40%-50%。 胶质瘤是一种原发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分为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多种类型,其中星形细胞瘤比较常见,占17.4%,室管膜瘤占10.2%,髓母细胞瘤占9.5%,少突胶质细胞瘤占5.8%。胶质瘤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病毒感染、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属于同一种性质的肿瘤,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区别,只是 星形细胞瘤的范围比较狭窄,而胶质瘤的范围比较广泛,星形细胞瘤属于胶质瘤的一种病理类型,包括Ⅱ级和Ⅲ级星形细胞瘤。对于Ⅲ级星形细胞瘤,在手术切除之后,如果发生恶变,就会发展成胶质母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怎么治疗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星形细胞瘤在治疗方案选择方面,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为主,在肿瘤切除后,需要进行相应放疗和化疗等辅助治疗。肿瘤进行手术放疗、化疗后,部分患者仍然会出现肿瘤复发。复发可以考虑再次手术和再次化疗,放疗接受剂量,通常有终身极限,首次接受放疗后,肿瘤复发通常难以再次接受放疗。复发的星形细胞瘤,主要有再次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进行
星形细胞瘤吃什么好
范存刚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星形细胞瘤其实和其它类型的胶质瘤是相似的,患者如果没有吞咽功能障碍,没有消化功能障碍,则以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食物为主。推荐星形细胞瘤患者可以多食用牛奶、豆浆等蛋白类的食物,也可以食用像核桃、大杏仁等坚果类的食物。在饮食中,还需要注意可以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建议患者食用浓茶、咖啡等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在于,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的一种类型,是最常见的胶质瘤,约占胶质瘤的65%。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额颞叶,初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多数的患者有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的癫痫发作等症状。得了星形细胞瘤以后,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手术、放疗和化疗。手术应该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彻底地切除肿瘤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
童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胶质瘤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照细胞学的形态分为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瘤、室管膜瘤以及混合性胶质瘤。按照恶性程度划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为低度恶性的胶质瘤,4级为高度恶性的胶质瘤。因此根据分型,星型细胞瘤其实是胶质瘤的一种,胶质瘤是大的总称。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星形细胞瘤和胶质瘤的区别在于,星形细胞瘤是胶质瘤的一种,胶质瘤指的就是神经胶质瘤,包括所有的神经上皮肿瘤。在神经胶质瘤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等级一般比较低,通常是二级到三级;而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等级可以从一级到4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