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子宫内膜炎症,多继发于输卵管结核,占生殖系统结核的50%-80%。

子宫内膜结核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易通过血行或邻近器官蔓延感染。该病潜伏期长,可达1-10年,早期病变多位于宫腔两侧角,子宫形态无明显改变,但随病情进展,子宫内膜广泛破坏,可致宫腔粘连、变形,严重影响生殖功能。
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需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若出现月经紊乱、闭经、下腹坠痛伴低热、盗汗,或长期不孕且有结核病史,应及时到妇科或感染科就诊。
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子宫内膜炎症,多继发于输卵管结核,占生殖系统结核的50%-80%。

子宫内膜结核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易通过血行或邻近器官蔓延感染。该病潜伏期长,可达1-10年,早期病变多位于宫腔两侧角,子宫形态无明显改变,但随病情进展,子宫内膜广泛破坏,可致宫腔粘连、变形,严重影响生殖功能。
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需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常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若出现月经紊乱、闭经、下腹坠痛伴低热、盗汗,或长期不孕且有结核病史,应及时到妇科或感染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