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动脉硬化等,诊断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头部CT、腰椎穿刺、脑血管造影等方法。
一.病因
1.颅内动脉瘤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85%。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2.脑血管畸形
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也可能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
3.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破裂出血。
二.诊断
1.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等,了解发病情况。
2.体格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如意识状态、瞳孔、运动和感觉功能等。
3.头部CT
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能快速发现蛛网膜下腔内的高密度影。
4.腰椎穿刺
虽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有诱发脑疝的风险,一般在病情稳定后进行。
5.脑血管造影
可明确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