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支气管炎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明确并控制环境过敏原;药物治疗包括用支气管扩张剂(短效、长效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口服);对症治疗有止咳、用抗过敏药物;免疫调节需谨慎;特殊人群婴幼儿和大龄儿童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要综合多因素个体化治疗,加强日常护理和控过敏原以达良好效果并减少复发。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明确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确定儿童接触的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对于婴幼儿,母亲的饮食也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孩子,需留意母亲饮食与孩子过敏症状的关联。
2.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湿式拖地,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卧室使用防螨寝具,如防螨被套、床垫等,避免孩子接触花粉时外出,在花粉传播高峰期关闭门窗等。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扩张剂:
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喘息症状,适用于急性发作时,但不建议长期单独使用,因其可能有心跳加快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多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用于长期控制治疗,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2.糖皮质激素: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需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口服糖皮质激素:一般在病情较重、吸入治疗效果不佳时短期使用,如泼尼松等,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影响生长发育等,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三、对症治疗
1.止咳治疗:若咳嗽剧烈影响生活和睡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但儿童用药需选择适合儿童剂型,且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对于痰多的孩子,不宜单纯使用强止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
2.抗过敏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过敏引起的流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适用于以过敏症状为主的儿童过敏性支气管炎,但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用药后需注意孩子的活动状态,尤其是需要参与学习或活动的儿童。
四、免疫调节
对于部分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但需谨慎选择,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不当使用可能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时选择药物需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安全性高的剂型和药物,如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婴幼儿的气道炎症控制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式,但使用时要正确掌握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气道。避免自行给婴幼儿使用成人药物,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精神状态等。
2.大龄儿童:大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在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运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环境,如花粉季节避免剧烈户外运动等。
总之,儿童过敏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日常护理和对过敏原的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