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诊断可通过痰液检查(痰涂片镜检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和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多种方法,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是确诊肺结核常规首要方法,培养是诊断金标准;胸部X线是常规首选,CT可发现微小病变;PPD试验通过皮肤试验判断,结果需结合人群鉴别;纤维支气管镜对特定情况诊断有价值,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
一、痰液检查
1.痰涂片镜检:是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是确诊肺结核的常规首要方法,若找到抗酸杆菌,结合临床可初步诊断肺结核。痰液标本收集应在患者清晨起床后,用清水漱口3次,用力咳出深部第一口痰,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耐心引导其正确咳痰以获取合格标本。
2.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可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菌种鉴定。培养法灵敏度高于涂片镜检,能提供准确的结核分枝杆菌信息,但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8周。对于免疫力低下、病情严重或涂片镜检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建议进行痰培养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可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能判断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变阴影的伴随影像等。胸部X线表现多样,可呈云雾状、片状、结节状、团块状、粟粒状等阴影。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肺结核的X线表现往往更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2.胸部CT检查:对胸部病变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发现微小或隐蔽性病变,对于了解病变范围及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鉴别诊断等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于痰涂片阴性、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胸部CT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例如,对于怀疑肺结核但胸部X线未清晰显示病变的患者,胸部CT可能发现肺内的磨玻璃影、小结节影等早期结核病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1.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人体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
2.方法:通常取PPD5U(0.1ml)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48-72小时后观察和记录结果,测量局部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判断标准。
3.结果判断及意义: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虽<20mm但局部出现水疱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阳性结果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并不一定患有现症肺结核;强阳性结果常提示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变,需进一步检查。但对于儿童、老年人、免疫抑制患者等特殊人群,PPD试验结果的解读需要谨慎,因为这些人群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反应。例如,儿童接种卡介苗后也可能出现PPD试验阳性,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进行鉴别。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适应证:对于支气管结核和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直接观察或刷取病灶部位标本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对于痰涂片阳性但胸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患者,有助于发现支气管内的病变;还可在必要时进行肺泡灌洗,获取标本进行检测。
2.检查过程:患者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但一般可耐受。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在麻醉充分的情况下进行,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患儿的强烈不适和并发症。
通过以上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