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有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的症状表现,不同人群麻疹症状特点不同,还可能引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一旦怀疑患病需及时隔离治疗并全面观察症状以早期处理并发症,其前驱期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出疹期皮疹有特定蔓延顺序等,恢复期有脱屑和色素沉着等表现,儿童、成人、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各有特点,并发症有相应症状。
一、前驱期症状
麻疹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此阶段主要表现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首先是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左右,且发热症状较为突出,患儿体温会持续上升,同时可能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其次是呼吸道症状,会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类似普通感冒表现,但还会伴有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眼部症状,这是麻疹比较典型的表现之一,因为麻疹病毒会累及眼部黏膜,导致眼部出现炎症反应。另外,在口腔黏膜上还会出现麻疹黏膜斑,这是麻疹早期的特异性体征,一般在发热12天后出现,开始时见于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为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随后可逐渐增多,融合成片,类似鹅口疮,23天内会消退。
二、出疹期症状
出疹期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然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初起时颜色较淡,逐渐变成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时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可达40℃左右,全身中毒症状加重,精神萎靡、嗜睡等情况更为明显,咳嗽加剧,咽部充血,眼部症状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明显等。此期还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肝、脾也可能轻度肿大。
三、恢复期症状
出疹35天后,若患儿免疫状况良好,皮疹按出疹顺序逐渐消退,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一般710天痊愈。在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减轻,精神、食欲等逐渐好转,皮肤脱屑和色素沉着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但如果患儿免疫力低下或有并发症发生,恢复期可能会延长,且可能出现相应并发症的表现。
四、不同人群麻疹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麻疹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典型,发热可能更明显,出疹情况也更具规律性,但幼儿急疹等疾病可能会与麻疹出疹期症状有相似之处,需注意鉴别。例如,6个月5岁的儿童患麻疹时,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可能更为突出,而且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皮疹可能更容易融合。
成人:成人患麻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往往比儿童更重,发热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呼吸道症状如咳嗽等也可能更剧烈,而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儿童更高,如肺炎等并发症在成人麻疹患者中更为常见。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患麻疹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皮疹可能不典型,而且病情往往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等,病程也会延长,恢复较为困难。
五、麻疹并发症相关症状
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加剧、鼻翼扇动、发绀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啰音。严重的肺炎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脑炎:多发生在出疹后26天,也可发生在出疹前1周或出疹后3周。患儿会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如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等。
心肌炎:多见于营养不良和并发肺炎的患儿,患儿可出现气促、心悸、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
麻疹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一旦怀疑患有麻疹,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对于麻疹的症状观察要全面,尤其是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