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医学称足癣,由皮肤癣菌引起。导致脚气的原因包括:真菌感染因素,皮肤癣菌喜温暖潮湿环境,足部易感染,个体皮肤屏障功能及基础疾病等影响易感性;环境因素,炎热潮湿季节地区、不透气穿着使足部潮湿易引发;个人卫生因素,足部清洁不到位、共用物品致皮肤癣菌传播。
一、脚气的定义
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浅表皮肤真菌感染。
二、导致脚气的原因
1.真菌感染因素
皮肤癣菌的生存与传播:皮肤癣菌喜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繁殖,足部是人体相对密闭且容易出汗的部位,为皮肤癣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公共浴室、游泳池、健身房等公共场所,由于人们频繁出入,皮肤癣菌容易在此类环境中传播,当足部皮肤直接接触到被污染的地面、毛巾、拖鞋等物品时,就有可能感染皮肤癣菌引发脚气。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因接触污染物品而感染,儿童由于活动量大、出汗多且可能更易接触公共物品,感染风险相对较高;而长期穿不透气鞋子、爱出汗的人,无论男女,感染几率都比一般人高。有脚部皮肤病史的人群,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受损,更容易被皮肤癣菌侵袭。
个体易感性差异:每个人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差异,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皮肤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感染而患上脚气。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且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所以相较于健康人群更易罹患脚气,并且病情可能更难控制,容易反复发作。
2.环境因素
温度与湿度影响: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或地区,人体足部出汗增多,脚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为皮肤癣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温度较高,人们足部出汗后若不能及时保持干燥,就容易引发脚气。不同年龄人群对温度和湿度的耐受及反应不同,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出汗相对较多,在同样环境下更易因潮湿引发脚气;而老年人皮肤汗腺功能减退,但如果足部卫生不佳,也可能因局部潮湿滋生真菌。性别方面,一般男性活动量较大,出汗比女性多,在相同环境下男性患脚气的几率相对更高。有足部多汗病史的人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发病。
穿着因素:穿着不透气的鞋子,如塑料鞋、合成革鞋等,会使足部汗液不易散发,导致脚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增加了感染脚气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穿着习惯不同,儿童常穿的运动鞋如果透气性差,就容易引发脚气;成年人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穿不透气的工作鞋,也易患病。女性由于常穿高跟鞋等特殊鞋子,脚部局部环境更不透气,相对更容易患脚气。有足部多汗或曾患脚气的人,更应注意选择透气的鞋子来预防脚气。
3.个人卫生因素
足部清洁不到位:不经常洗脚、换袜子,会导致脚部皮肤表面的污垢、汗液等积聚,为皮肤癣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从而增加感染脚气的可能性。儿童往往需要家长督促清洁足部,若家长未能很好地帮助儿童保持足部清洁,儿童就容易患脚气;成年人如果生活习惯不良,不注意足部清洁,也易发病。性别上,女性可能因爱美等原因有时会忽视足部清洁,但男性如果不注意也同样会患病。有足部卫生习惯不佳病史的人,更易反复出现脚气问题。
共用物品传播: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袜子等个人物品,容易导致皮肤癣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例如,在家庭中,如果有人患有脚气,而其他人共用其拖鞋等物品,就很容易被感染。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幼儿园等,共用物品的机会较多,感染风险较高;成年人在宿舍、公共场所等也可能因共用物品而感染脚气。性别差异在共用物品传播方面相对不明显,但个人卫生习惯好的人相对更能避免因共用物品而感染脚气。有脚气患者密切接触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共用物品以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