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细菌性痢疾患者需做好隔离与个人卫生,注意饮食管理,保证充足休息并适度活动,密切监测病情,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诊并遵医嘱治疗,包括隔离防传播、勤洗手讲卫生,饮食选易消化清淡且卫生的,休息充足适度活动,观察症状和液体量,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以控制病情防复发。

一、隔离与个人卫生

1.隔离措施:细菌性痢疾具有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这是因为痢疾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隔离能有效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在家庭或人群中扩散。对于家庭中有儿童的情况,更要严格做好隔离,减少儿童感染风险。

2.个人卫生:患者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净双手。这是因为手部容易接触到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物品,通过洗手可以清除手上的病菌,降低自身再次感染或传播给他人的几率。对于儿童,家长要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可通过示范等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二、饮食管理

1.饮食选择:急性期患者应进食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粥等。这类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能减轻肠道负担。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辛辣、油腻食物会刺激肠道,加重肠道炎症;生冷食物可能导致肠道痉挛,不利于病情恢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饮食选择上还需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2.饮食卫生:要确保食物的清洁和卫生,不吃变质、不洁的食物。购买食物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制作食物过程中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例如,处理生肉和蔬菜的刀具、砧板要分开使用,烹饪食物要煮熟煮透。对于儿童,家长要特别注意其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制作儿童餐。

三、休息与活动

1.充足休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促进身体恢复。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有利于患者放松身心,缓解不适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时间,因为儿童在休息状态下更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2.适度活动:病情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适度的活动如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活动强度和时间。对于老年人患者,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四、病情监测

1.症状观察: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是否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的变化。如果腹泻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发热持续不退或腹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大便情况等,因为儿童对病情变化的表达可能不清晰,家长的细致观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2.液体监测:注意监测液体出入量,防止脱水。尤其是腹泻频繁的患者,要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口服补液盐。如果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等治疗。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身体对脱水的耐受能力较差,更要密切关注液体状况,一旦发现脱水迹象要立即处理。

五、就医指导

1.及时就诊:如果出现疑似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防止发展为慢性痢疾等并发症。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更要及时就医,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需要谨慎对待,避免延误病情对自身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遵医嘱治疗:确诊后要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随意停药,要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以彻底清除病菌,防止病情复发。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督促其按时服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感染造成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消化道途径进行传播,如患者排出带有志贺菌的粪便后,粪便可能会污染食物和水源,食物和水源经口腔进入正常人体内后,即可诱发感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咋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采用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造成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电解质,酸中毒时则须静脉输入碱性液。对症治疗:高热用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治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即大肠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可混有黏液甚至带脓血,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严重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如高热、呼吸衰微甚至昏迷。慢性菌痢病人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两个月
宝宝痢疾一般几天能好?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患了痢疾,一般来说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病情会慢慢的好转。同时,宝宝恢复的时间也是和宝宝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宝宝的身体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建议家长要让孩子适当的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并且要清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要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志贺菌,其中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宋内志贺菌感染造成的症状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造成严重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的疾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无,病情凶险。痢疾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经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
细菌性痢疾患者应该吃什么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病人应在饮食中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带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卷心菜、胡罗卜、洋葱、西红柿、茄子、山药、红枣、柑桔等。
细菌性痢疾粪便有什么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粪便的特点是每天会排便十多次,早期时都是稀便,过两日之后就会成为黏液脓血便。当患者表现出这些情况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隔离,这样可以预防传染给其他人。然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因为痢疾非常容易使患者表现出缺水、脱水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的补液。如果患者表现出了高烧的现象,就需
细菌性痢疾大便的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的特点主要是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有时候成水状,在排便的时候会表现出腹部严重下坠感觉,还会觉得大便排不干净。一天的大便次数可能在14到20次左右,严重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脱水现象。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在表现出大便增多的时候,要及时服用抗感染以及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在平时也要多喝温开水,这样能
痢疾是怎么回事?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痢疾主要是由于体内消化系统受到了外界细菌感染造成,也有可能是肝菌受到病毒入侵造成。早期一般会有头晕、头痛、脓血样便以及腹部胀痛等表现,如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刺激周围组织造成高烧表现出。必要时也可到正规的医院采取血液检查明确原因,恢复期间饮食方面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利于药效发挥,有可能还会刺
细菌性痢疾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指的是因为痢疾杆菌造成的一种多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痢疾志贺氏菌、宋内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和鲍曼志贺氏菌。一旦发生细菌性痢疾,可看到一些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腹泻、易怒、粘液脓血便等。
痢疾是什么
乔晓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痢疾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以前生活卫生条件比较差时,发生的比较多,但是现在在夏秋也鲜有发生,主要是由于沙门氏菌感染所致。痢疾表现为腹泻,严重时候可能有腹痛、粘液脓血便,患者出现症状后,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治疗方面需要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进行杀菌。其次要防止因为大量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肠炎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王靖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患有肠炎、痢疾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会达到十余次,甚至二三十次。也可能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里急后重、粘液血便或者脓血便。可以及时就医,根据医嘱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阿米巴痢疾右侧卧位的目的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阿米巴痢疾右侧卧位目的是为了让药物发挥最好疗效,因为阿米巴痢疾发生部位多是在盲肠和升结肠,盲肠和升结肠这个位置在人体表主要是在右侧。阿米巴痢疾治疗主要是要用一些灌肠方法来治疗,右侧卧位灌肠时候容易让药物更快吸收,可以达到很好治疗目的。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井口感染。另外,细菌性痢疾也可以通过生活接触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带志贺菌病人生活用具而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