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细菌性痢疾有不同类型及相应症状表现,急性发作期有腹泻(每日数次至十余次,黏液脓血便,伴左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全身症状(发热、乏力);慢性迁延型病程超2个月,有反复发作腹泻(时轻时重,黏液脓血便,影响营养致体重减轻等)、肠道功能紊乱表现(间断腹痛腹胀、便秘腹泻交替);慢性隐匿型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粪便可检痢疾杆菌,肠道黏膜持续炎症存远期风险。

一、急性发作期症状

(一)腹泻

1.频率与粪便性状:患者每日腹泻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慢性细菌性痢疾较为典型的表现,是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坏死、溃疡,从而出现黏液和脓血混合的粪便。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可能因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腹泻可能更频繁,需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脱水等情况;对于成年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腹泻可能持续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伴随症状:腹泻时往往伴有腹痛,多为左下腹隐痛或阵发性绞痛,排便后腹痛可稍有缓解。这与痢疾杆菌感染引起肠道痉挛有关,不同性别患者在腹痛感受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生理期时可能因腹部敏感程度变化而对腹痛感知略有不同。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7.5℃-39℃左右,为低热或中等度热,这是机体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相对更易波动,且高热时需警惕惊厥等并发症;成年患者发热时可能会有乏力、周身不适等表现,生活方式上若本就有劳累等情况,可能会加重全身不适的感觉。

2.乏力: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与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有关。无论年龄、性别,乏力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精力不集中,成年患者可能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等情况。

二、慢性迁延型症状

(一)反复发作的腹泻

1.病程特点:病程超过2个月,腹泻症状时轻时重,腹泻时仍可见黏液脓血便,但相对急性发作期可能症状稍轻。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若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腹泻更难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肠道菌群可能失调,加重腹泻的迁延不愈。

2.营养状况影响:长期反复发作的腹泻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身高、体重的增长以及智力发育等;成年患者则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贫血等营养不良相关表现,性别差异在营养状况影响下可能体现在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影响而更易出现皮肤问题等。

(二)肠道功能紊乱相关表现

1.腹痛与腹胀:可有间断性腹痛、腹胀,腹痛程度一般不如急性发作期剧烈,但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腹部舒适度。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的患者可能因肠道蠕动相对缓慢,腹胀感可能更明显;老年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功能本身减弱,腹胀可能会更常见且较难缓解。

2.排便异常:除了腹泻,还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儿童若出现这种排便异常,可能会影响其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成年患者可能会因工作生活节奏等因素,对这种排便异常带来的不便更加敏感。

三、慢性隐匿型症状

(一)无明显临床症状

患者无明显的腹泻、腹痛、发热等典型的痢疾症状,但粪便中可检测出痢疾杆菌,这种情况多见于机体免疫力较强,感染后处于携带状态的患者。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若处于携带状态可能更容易在某些诱因下复发;儿童若为慢性隐匿型,可能会影响其肠道正常发育和健康,需定期进行肠道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问题。

(二)肠道黏膜持续炎症

虽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肠道黏膜仍存在炎症,从病理角度看,黏膜可能有轻度充血、水肿等改变。长期的肠道黏膜炎症可能会增加肠道癌变等远期风险,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密切监测肠道情况,例如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肠道黏膜的异常变化并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腹泻
腹泻主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克,而且粪便的质地稀薄,含水量超过85%的一种病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咋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有了细菌性痢疾需要采用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造成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电解质,酸中毒时则须静脉输入碱性液。对症治疗:高热用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和治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志贺菌属即大肠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可混有黏液甚至带脓血,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严重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如高热、呼吸衰微甚至昏迷。慢性菌痢病人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两个月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是志贺菌,其中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宋内志贺菌感染造成的症状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造成严重症状。
细菌性痢疾是怎样的疾病?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造成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中毒性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无,病情凶险。痢疾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经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
细菌性痢疾患者应该吃什么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病人应在饮食中多吃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带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卷心菜、胡罗卜、洋葱、西红柿、茄子、山药、红枣、柑桔等。
细菌性痢疾粪便有什么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粪便的特点是每天会排便十多次,早期时都是稀便,过两日之后就会成为黏液脓血便。当患者表现出这些情况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隔离,这样可以预防传染给其他人。然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因为痢疾非常容易使患者表现出缺水、脱水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的补液。如果患者表现出了高烧的现象,就需
细菌性痢疾大便的特点?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患者大便的特点主要是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有时候成水状,在排便的时候会表现出腹部严重下坠感觉,还会觉得大便排不干净。一天的大便次数可能在14到20次左右,严重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脱水现象。细菌性痢疾的患者在表现出大便增多的时候,要及时服用抗感染以及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在平时也要多喝温开水,这样能
细菌性痢疾是由什么菌引起的?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指的是因为痢疾杆菌造成的一种多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痢疾志贺氏菌、宋内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和鲍曼志贺氏菌。一旦发生细菌性痢疾,可看到一些临床表现:如发热、腹痛、腹泻、易怒、粘液脓血便等。
细菌性痢疾属于哪一种炎症?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炎症,主要表现为急性炎症。细菌性痢疾是志贺氏菌感染造成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正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性血便和里急后重。一旦表现出上述表现,必须进行血常规和粪便培养检查。确诊后应积极治疗,以病原治疗为主。应使用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若是儿童或孕妇,应在不影响药物生长和开发的
细菌性痢疾怎么能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采用一般治疗好: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2次阴性。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保证足够水分、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造成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电解质,酸中毒时则须静脉输入碱性液。对症治疗:高热用退热药
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什么传播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病人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井口感染。另外,细菌性痢疾也可以通过生活接触进行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病人或带志贺菌病人生活用具而感染。
细菌性痢疾属于哪类传染病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细菌性痢疾属于乙类传染病,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在发现后,要求城镇和农村分别在6小时12小时之内进行上报。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时,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疼、里急后重、大便带有脓血、大便中可以找到痢疾杆菌、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细菌性痢疾应进行消化道隔离治疗,可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氟喹酮类抗生素来达
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于什么炎症
吴海武 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细菌性痢疾属于感染性的炎症,有可能是感染了痢疾杆菌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腹泻、粘液脓血样便、畏寒、发热,伴有里急后重等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腹痛、血便等等,需要积极的完善大便常规检测,也需要进行大便的细菌学培养,使用抗生素给予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