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可从大小质地区分炎性多柔软活动度好肿瘤转移多硬,部分伴局部疼痛压痛,恶性肿瘤转移者常与周围组织粘连,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及不同病毒细菌结核杆菌感染相关特殊症状,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中淋巴瘤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及相应全身症状,转移性肿瘤有对应原发肿瘤相关淋巴结肿大表现。
肿大淋巴结的大小与质地:淋巴结肿大时,其大小可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质地方面,可能表现为柔软、中等硬度或坚硬。例如,炎性淋巴结通常质地相对柔软,而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往往较硬。在儿童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多数质地柔软,活动度较好;而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能质地较硬且逐渐增大。
局部疼痛或压痛:部分淋巴结肿大伴有局部疼痛或压痛。比如急性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处常有明显的压痛,患者能感觉到局部的疼痛不适。在女性哺乳期,如果发生乳腺引流区域的淋巴结炎,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伴压痛的情况。儿童患中耳炎时,可能会出现耳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有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例如,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时,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与周围的皮肤、肌肉等组织粘连,活动度差。在一些晚期癌症患者中,可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若颈部发现固定不动且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淋巴结肿大,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
全身症状
发热:不同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伴有发热。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如细菌、病毒感染,常出现发热症状。例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淋巴结)等症状。在儿童时期,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也会有发热伴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的表现。而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也可能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
消瘦:一些恶性疾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伴有消瘦。比如淋巴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老年人若在短期内出现淋巴结肿大并伴有消瘦,要排查恶性肿瘤的可能。
盗汗:部分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会出现盗汗现象。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结核,患者可能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盗汗,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对于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出现盗汗伴淋巴结肿大需考虑淋巴结结核的可能。
不同病因相关的特殊症状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
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感染,除了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外,还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包括颈部、耳后、枕后淋巴结等。儿童感染风疹病毒时,除发热外,会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且伴轻度压痛。
细菌感染: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同时患者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在糖尿病患者中,若发生足部感染,可能会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更难控制,淋巴结肿大可能持续不消退并伴有疼痛。
结核杆菌感染:淋巴结结核除了盗汗、消瘦、淋巴结肿大外,若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形成寒性脓肿,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触之有波动感,常见于颈部淋巴结。儿童患颈部淋巴结结核时,可能会有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肿瘤性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
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以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表现多样,有的患者会出现结外器官受累的症状,如胃肠道受累时出现腹痛、腹泻等。老年人患淋巴瘤时,可能全身症状更为明显,且淋巴结肿大进展相对较快。
转移性肿瘤:乳腺癌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初期可能质地较硬、无痛,随着转移淋巴结增多、增大,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肺癌转移至纵隔淋巴结时,可能没有明显局部症状,而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后期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肺部原发肿瘤的症状。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新的淋巴结肿大要首先考虑肿瘤转移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