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是常见皮肤疾病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致局限性水肿反应内在因素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疾病、遗传因素外在因素有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突然出现风团数小时消退可反复发作伴不同程度瘙痒部分有全身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注意卫生避免搔抓等孕妇用药谨慎应避过敏原老年人要注意观察与慢性疾病关系及皮肤干燥等问题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它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荨麻疹的病因
内在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可引发机体免疫紊乱,进而诱发荨麻疹。例如,部分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同时会出现荨麻疹的症状。
慢性疾病,像糖尿病、慢性肝炎、肾炎等,会使身体的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荨麻疹的发病风险。以慢性肾炎患者为例,其肾脏功能受损,体内代谢产物排泄不畅,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引发荨麻疹。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缺陷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发生荨麻疹相关的免疫反应。如果家族中有荨麻疹患者,那么后代患荨麻疹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但这不是传染导致的,而是遗传易感性起作用。
外在因素:
食物,常见的如鱼、虾、蟹、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以及草莓、可可、番茄和某些食物添加剂等植物性或化学性物质,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比如,对海鲜过敏的人食用了虾,就可能迅速出现皮肤瘙痒、风团等荨麻疹症状。
药物,常见的引起荨麻疹的药物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等。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往往是由于个体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导致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
感染,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都可能诱发荨麻疹。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荨麻疹。
吸入物,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吸入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荨麻疹。例如,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传播季节,吸入花粉后可能很快出现荨麻疹症状。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都可能是引起荨麻疹的诱因。比如,寒冷性荨麻疹就是由于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风团、红斑等症状。
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为红色或白色。
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瘙痒较轻,有的则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当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严重情况。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因感染等因素诱发荨麻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如避免让儿童接触宠物的皮屑等。如果儿童出现荨麻疹症状,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要避免儿童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孕妇:孕妇患荨麻疹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等。在出现荨麻疹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同时确保胎儿的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患荨麻疹的原因可能与慢性疾病等内在因素关系更为密切。老年人患荨麻疹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变化,因为荨麻疹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外在表现。同时,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患荨麻疹后瘙痒时要避免过度搔抓,可使用一些温和的保湿护肤品来缓解皮肤干燥引起的不适,并且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