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微创手术是治疗小儿疝气的先进方式,利用腹腔镜技术,具创伤小、视野清晰、可同时处理双侧疝气等优势,手术包括术前准备、麻醉、建立穿刺孔置入器械、寻找疝囊操作等过程,术后需做好伤口、活动、饮食、病情观察等护理,适用多种小儿疝气患儿,对特殊情况需考虑,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手术方式,需做好手术前后工作确保患儿康复。
一、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的定义
小儿疝气微创手术主要是指腹腔镜下的疝修补术,是治疗小儿疝气的一种先进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技术,医生能够在较小的创口下完成对小儿疝气的修复。
二、手术原理
利用腹腔镜的光源和摄像系统,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内的情况。通过在患儿腹部建立几个微小的穿刺孔,将腹腔镜器械置入腹腔,找到疝囊的位置,然后进行疝囊高位结扎等操作来修复疝气。
三、手术优势
1.创伤小
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小儿疝气微创手术的穿刺孔很小,一般在0.5-1厘米左右,术后患儿腹部的疤痕不明显,美观性较好。对于儿童来说,较小的创伤意味着术后疼痛较轻,恢复相对较快。例如,传统开放手术可能会在腹部留下3-5厘米甚至更长的切口,而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能减少对患儿身体组织的损伤。
由于创伤小,患儿的身体应激反应较轻,有利于术后的快速康复,能让患儿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活动。
2.视野清晰
腹腔镜可以放大腹腔内的结构,医生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疝囊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从而更精准地进行操作。这有助于更彻底地进行疝囊高位结扎等操作,降低疝气复发的几率。例如,在传统开放手术中,有时可能因为视野局限而对疝囊的处理不够完全,而腹腔镜手术能避免这种情况。
3.双侧疝气可同时处理
如果患儿是双侧疝气,通过小儿疝气微创手术,可以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处理双侧的疝囊,避免了患儿承受两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传统开放手术对于双侧疝气往往需要分别进行两次手术,增加了患儿的创伤和恢复时间。
四、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
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凝血功能等。一般会要求患儿禁食6-8小时,禁水2-4小时,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减少患儿的紧张情绪。
2.麻醉
通常会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无疼痛的状态。
3.建立穿刺孔并置入腹腔镜器械
在患儿的腹部相应位置建立2-3个穿刺孔,一般选择在脐周和下腹部等部位。然后将腹腔镜和相关手术器械通过穿刺孔置入腹腔。
4.寻找疝囊并进行操作
通过腹腔镜找到疝囊的位置,进行疝囊高位结扎等操作,将疝囊处理完毕后,关闭穿刺孔。
五、术后护理要点
1.伤口护理
保持穿刺孔部位的清洁干燥,定期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一般术后1-2天需要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防止其用手搔抓伤口,避免引起感染。
2.活动管理
术后要适当限制患儿的剧烈活动,一般建议术后1-2周内避免跑跳、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防止疝气复发。但可以鼓励患儿进行一些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促进胃肠蠕动,利于恢复。
3.饮食护理
术后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术后6小时如果患儿没有呕吐等不适,可以先给予少量温开水,然后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再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防止便秘,因为便秘会增加腹压,不利于术后恢复。
4.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六、适用人群及特殊情况考虑
1.适用人群
一般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小儿疝气患儿,包括腹股沟疝、脐疝等。尤其是对于双侧疝气、复发性疝气的患儿,小儿疝气微创手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2.特殊情况考虑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在手术时需要更加精细地操作,因为婴儿的身体组织较为娇嫩。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如果患儿同时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在术前对患儿的整体状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充分考虑手术风险,并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权衡手术的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总之,小儿疝气微创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前后都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护理等工作,以确保患儿能够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