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有多种表现,症状上有反复发作喘息、刺激性干咳等;体征发作时双肺有呼气相哮鸣音,严重时还有胸廓等改变及缺氧表现;辅助检查包括肺功能、过敏原检测、胸影像学等;病史需关注家族过敏史和既往呼吸道感染史,这些方面综合可辅助诊断儿童哮喘。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反复发作的喘息
1.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男女儿童均可发病。婴幼儿哮喘喘息常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学龄期儿童可能因接触过敏原等诱发喘息发作。喘息多呈反复发作性,可在夜间及清晨加重,运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呼吸道感染等都可能成为诱因。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的婴幼儿哮喘首发症状为喘息,且往往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喘息反复发作。
2.持续时间与程度:喘息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程度可轻可重。轻度喘息可能仅表现为活动时稍感气促,喘息声较轻微;重度喘息则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发绀等。
(二)咳嗽表现
1.咳嗽特征:咳嗽也是儿童哮喘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运动、遇冷空气或接触过敏原后咳嗽可加重。比如,部分儿童哮喘患儿无明显喘息,但以长期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在吸入刺激性气体、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会明显加剧。
二、体征方面
(一)肺部听诊体征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但在病情较轻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能不明显甚至消失,这需要医生结合患儿整体情况综合判断。例如,轻度哮喘发作时肺部哮鸣音可能较散在,而严重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肌疲劳等原因,哮鸣音可能减弱或消失,此时提示病情较为危重。
(二)其他体征
严重哮喘发作时还可能出现胸廓饱满、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等体征,同时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表现,这是由于缺氧导致的,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三、辅助检查方面
(一)肺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对于年龄大于5岁能够配合检查的儿童,可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来评估气道可逆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标准为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表现为FEV下降≥20%。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气道是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有助于诊断哮喘。例如,在临床上,对于怀疑哮喘的儿童,常通过肺功能检查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哮喘相关的气道功能异常。
2.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可通过监测患儿日内PEF变异率来协助诊断哮喘。一般来说,若日内PEF变异率≥20%,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持哮喘的诊断。家长可在家中使用峰流速仪监测患儿PEF,了解病情变化情况,但需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过敏原检测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查找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皮屑、霉菌等。如果检测出患儿对某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提示该过敏原可能是诱发患儿哮喘发作的因素之一。例如,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其哮喘发作的诱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三)胸部X线或CT检查
在哮喘发作时,胸部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或仅表现为双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需要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提供帮助。例如,当儿童出现喘息症状且怀疑合并肺部感染时,胸部X线检查可以协助判断是否存在肺部炎症等情况。
四、病史方面
(一)家族过敏史
询问家族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如果患儿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那么患儿患哮喘的风险相对较高。有研究显示,父母均患有哮喘的儿童,其哮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父母无哮喘的儿童。例如,若家族中有明确的哮喘病史,医生在评估患儿症状时会更加警惕哮喘的可能。
(二)既往呼吸道感染史
了解患儿既往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尤其是病毒感染的情况。因为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哮喘常见的诱发因素,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后容易引发婴幼儿喘息发作,且部分患儿可能因此发展为哮喘。比如,有过多次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且出现反复喘息的婴幼儿,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发展为哮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