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增生有局部、全身及伴随症状。局部有淋巴结大小改变、质地变化和疼痛情况;全身会出现发热、乏力;伴随症状因病因不同而异,感染性的有局部原发感染症状,肿瘤性的有原发肿瘤相关表现。
一、局部症状
1.淋巴结大小改变
正常淋巴结一般直径多在0.2-0.5厘米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而淋巴结肿大增生时,淋巴结会明显增大,儿童的淋巴结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受感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肿大,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时儿童颈部淋巴结可能增大,可从直径几毫米逐渐增大到1厘米甚至更大;成年人若有炎症刺激,也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可在1-2厘米左右,结核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更大。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淋巴结肿大可能有自身疾病相关的特点,肿大程度可能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2.淋巴结质地变化
正常淋巴结质地柔软。当发生淋巴结肿大增生时,若为炎性淋巴结增生,质地可能偏韧,有一定压痛,用手触摸时可感觉有一定的弹性但比正常淋巴结硬;如果是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可能较硬,甚至像石头一样坚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例如,乳腺癌转移至腋窝淋巴结时,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不易推动。在儿童中,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可能相对炎性增生的稍软,但仍比正常淋巴结硬。对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淋巴结肿大后的质地变化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质地变化规律是类似的。
3.淋巴结疼痛情况
部分淋巴结肿大增生会伴有疼痛。炎性淋巴结增生常常伴有疼痛,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患者可感到淋巴结处疼痛,尤其是按压时疼痛明显,疼痛程度可因感染轻重而异,轻度感染时可能为隐痛,重度感染时疼痛较剧烈;而肿瘤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初期无明显疼痛,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才会出现疼痛。儿童在发生淋巴结炎时,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相对直接。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生淋巴结感染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反应可能更重,疼痛可能更明显,且要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当淋巴结肿大增生是由感染因素引起时,常常会伴有发热症状。例如细菌感染导致的淋巴结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能更高,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时更容易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病毒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也可能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到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对于老年人,感染引起淋巴结肿大发热时,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相对迟钝。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若淋巴结肿大是疾病活动的表现,也可能出现发热,这种发热可能为低热,且反复出现。
2.乏力
无论是感染性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增生,患者常常会感到乏力。感染引起淋巴结肿大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增加,会出现乏力感;肿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增生,患者由于肿瘤的消耗以及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出现乏力,且这种乏力感可能会逐渐加重。儿童在淋巴结肿大伴有感染发热时,会表现出精神不振、乏力,不爱活动;老年人出现乏力时,需要考虑是否是淋巴结肿大相关疾病引起,同时要注意与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导致的乏力相鉴别,比如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等导致的乏力。
三、伴随症状
1.对于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增生
如果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增生由口腔感染引起,可能伴有口腔局部的症状,如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如果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增生由下肢感染引起,可能伴有下肢皮肤红肿、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儿童发生耳部感染导致耳部周围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伴有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对于有糖尿病足的患者,若出现下肢淋巴结肿大增生,往往伴有下肢皮肤破溃、感染等表现,因为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进而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2.对于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增生
若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增生,除了局部淋巴结的表现外,还会有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例如肺癌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胃癌淋巴结转移引起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伴有上腹部疼痛、腹胀、食欲不振、黑便等症状。老年人发生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时,原发肿瘤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仔细地排查。儿童肿瘤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如淋巴瘤等,儿童淋巴瘤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增生可能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