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皮肤病变表现为多种形态颜色分布不同由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出现皮疹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处理。
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的各种异常改变,可涉及颜色、形态、大小等多方面的变化。
一、皮疹的常见表现形式
1.形态方面
斑疹:只是皮肤颜色的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比如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麻疹初期,会出现红色斑疹。其大小可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等多种。
丘疹:是一种小的实质性隆起,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顶部可以是尖的、圆的等不同形状,例如湿疹患者常出现的丘疹,可能是由于皮肤过敏反应导致表皮和真皮浅层炎症引起,表现为针尖至绿豆大小的丘疹。
斑块:为较大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厘米,可由丘疹融合而成,像银屑病患者可能出现边界清楚的斑块,表面覆盖有银白色鳞屑。
水疱:内含有液体的隆起性损害,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唇周围的水疱,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皮肤细胞间水肿,形成含有清亮液体的水疱。
脓疱:含有脓液的隆起性损害,可由水疱继发感染引起,如脓疱疮,表现为含有黄色脓液的脓疱,周围常有红晕。
2.颜色方面
可以是红色、白色、黑色、紫色等不同颜色。红色皮疹比较常见,如过敏性皮炎引起的皮疹常呈红色;白色皮疹可见于白色糠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色素减退性白色斑疹。
3.分布方面
皮疹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有的呈全身性分布,像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风疹,皮疹可遍布全身;有的呈局限性分布,例如接触性皮炎往往局限在接触过敏原的部位,如手部接触某些刺激性物质后,皮疹局限于手部接触区域。
二、引起皮疹的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引起麻疹,除了发热外,全身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先出现红色斑疹,很快变为丘疹、水疱等;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群集性小水疱。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脓疱疮,出现脓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猩红热,会有全身弥漫性充血性针尖大小丘疹等表现。
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体癣,表现为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等。
2.过敏因素
接触性过敏: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发生过敏反应,例如接触化妆品、某些金属(如镍)、植物(如毒ivy)等,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出现接触部位的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
食物过敏:食用某些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疹,常见于儿童,如婴儿对牛奶过敏,可能出现面部、躯干等部位的皮疹。
药物过敏:很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导致皮疹,如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等,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疹、丘疹、荨麻疹样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等皮疹,这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改变。
4.其他因素
物理因素:长期日晒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出现红斑、水肿等皮疹;摩擦引起的摩擦性苔藓样疹,常见于儿童手部,与长时间玩玩具等摩擦刺激有关。
内分泌因素:如妊娠期间可能出现妊娠皮疹,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三、不同人群皮疹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皮肤薄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疹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例如婴儿湿疹,好发于头面部,急性期皮疹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搔抓后容易糜烂、渗出;儿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皮疹分布特点是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头部皮疹较多,四肢较少,且皮疹发展过程中斑疹、丘疹、水疱、结痂可同时存在。儿童出现皮疹时,家长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儿童搔抓皮疹,防止继发感染,同时要观察皮疹变化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及时就医。
2.老年人
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腺、汗腺功能减退,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疹恢复相对较慢。例如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可能疼痛较剧烈,皮疹愈合后遗留神经痛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出现皮疹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同时要关注基础疾病对皮疹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皮疹时,要警惕是否合并感染等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皮疹容易感染加重。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下,容易出现日光性皮炎等皮疹,这类人群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等,以减少日光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皮疹发生。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人群:如化工厂工人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试剂,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等皮疹,这类人群在工作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穿防护服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皮疹的表现多样,引起原因复杂,不同人群皮疹有其各自特点,当出现皮疹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