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最佳时间为每年流感季节前通常是秋季儿童等特殊人群尽早接种优先接种人群有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及减轻症状严重程度个人卫生习惯要勤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搓手不少于20秒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及时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环境防控要保持室内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30分钟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剂等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减少聚集性活动流感高发季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适量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充足休息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青少年相应延长睡眠时间特殊人群中儿童要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养成好习惯确保接种疫苗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通风饮食营养均衡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老年人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规律作息饮食营养均衡易消化室内活动注意通风和物体表面清洁外出适当增减衣物慢性病患者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规律服药高发季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防控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告知慢性病病史。
一、疫苗接种
1.接种时间:每年流感季节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通常为秋季。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应根据疫苗供应情况尽早接种。
2.接种人群: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属于优先接种人群。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相对脆弱,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易感染流感,而6月龄以下婴儿由于不能接种疫苗,其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可提供一定保护。
3.疫苗效果:大量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的风险以及减轻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例如,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流感疫苗对健康人群的保护效力可达50%-70%,在高危人群中保护效力也能达到30%-40%左右。
二、个人卫生习惯
1.手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用肥皂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在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等情况下都应及时洗手。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洗手能有效清除手上沾染的病毒。
2.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如果没有纸巾,也不能直接用手遮挡,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因为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正确的咳嗽礼仪可减少飞沫散播。
三、环境防控
1.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30分钟。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流感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办公室、教室等,更要注意定期通风。
2.物体表面清洁:定期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如桌面、门把手、电话机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因为流感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一定时间,通过清洁消毒能杀灭表面的病毒。
四、减少聚集性活动
1.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中流感病毒传播风险较高,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应注意。
2.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与流感患者的接触机会。当周围有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尽量避开其飞沫传播范围。
五、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抵抗力;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2.适量运动: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3.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睡眠时间应相应延长。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预防流感时除了遵循上述一般措施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和咳嗽礼仪。同时,要确保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并且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另外,儿童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饮食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预防流感时,除了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防控等措施外,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基础疾病要积极控制。在生活中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吸收。由于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室内活动时更要注意通风和物体表面清洁,外出时要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因着凉等诱发基础疾病加重而增加流感感染风险。
3.慢性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本身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在预防流感时,除了采取上述普遍措施外,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按照医嘱规律服药。在流感高发季节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防控,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且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慢性病病史,以便医生进行合理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