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可通过体表可见异常肿物、局部不适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体格检查包括视诊和触诊,辅助检查有超声和CT等,不同人群疝气判断有各自特点,婴幼儿要留意体表可复性肿物及嵌顿情况,成人需关注自身感受及警惕嵌顿绞窄,老年人要注意自身感觉不敏感及合并基础疾病影响,均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一、症状表现
(一)体表可见异常肿物
1.腹股沟疝:多见于儿童和成人,男性更为常见。在腹股沟区域,尤其是单侧发病时,可看到或摸到肿块,通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明显,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时可回纳腹腔。例如婴儿腹股沟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哭闹、用力时肿块突出,安静或平卧时肿块消失。成人腹股沟疝除了腹股沟区肿块外,可能伴有坠胀感等。
2.脐疝:常见于婴幼儿,也可见于成人。婴幼儿脐疝表现为脐部有可复性肿物,哭闹时肿物突出,安静时肿物回缩。成人脐疝多发生在中年女性,一般脐部有半球形肿物,站立或用力时突出,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
3.股疝: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疝块通常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大小一般如胡桃,表现为可复性半球形肿物,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不完全消失,且疝囊颈较小,较易发生嵌顿。
4.切口疝: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处,患者可在手术切口部位看到或摸到肿物,站立或用力时突出,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常伴有腹部牵拉感等不适。
(二)局部不适症状
1.疼痛:部分疝气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如腹股沟疝可能伴有腹股沟区胀痛、隐痛等,当发生嵌顿或绞窄时,疼痛会加剧,且疼痛较为剧烈、持续,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脐疝若发生嵌顿,脐部会出现明显疼痛,并且肿物不能回纳。
2.坠胀感:患者常感觉患处有坠胀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活动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可有所缓解。比如腹股沟疝患者会有腹股沟区的坠胀感,有时这种坠胀感会放射至下腹部。
二、体格检查
(一)视诊
医生会观察患者相应部位是否有异常隆起或肿物,注意肿物出现的时间、与体位的关系等。例如检查腹股沟疝时,观察站立位和卧位时腹股沟区肿物的变化情况;检查脐疝时,观察脐部肿物的外观。
(二)触诊
医生用手触摸可疑肿物部位,感受肿物的质地、大小、活动度等。在回纳疝内容物时,可感受到疝内容物(多为肠管等)回纳腹腔的感觉,并且有时能摸到腹壁缺损处。比如检查腹股沟疝时,用手轻柔地将肿物向腹腔方向推送,看是否能回纳,同时感受腹壁缺损的情况。
三、辅助检查
(一)超声检查
1.原理及优势: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可清晰显示疝内容物的情况,如是否为肠管、有无积液等。对于腹股沟疝、脐疝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够明确疝囊的位置、大小以及疝内容物的状态,还可以鉴别肿物的性质,区分是疝内容物还是其他病变组织。
2.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怀疑有疝气的患者,尤其是婴幼儿疝气的诊断,超声检查无辐射,对婴幼儿较为安全。例如对于婴幼儿脐疝,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脐部肿物的性质以及是否存在嵌顿等情况。
(二)CT检查
1.作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壁的结构以及疝内容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一些复杂的疝气情况,如腹壁有较大缺损、疝内容物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CT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例如对于一些复发疝或者复杂的腹股沟疝,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腹壁缺损的具体情况以及疝内容物的位置等。
2.局限性:CT检查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用于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者需要更详细了解解剖结构的情况。
四、不同人群疝气判断特点
(一)婴幼儿
1.特点:婴幼儿疝气以腹股沟疝和脐疝较为常见。家长可观察婴儿腹股沟区或脐部是否有可复性肿物,在婴儿哭闹、用力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肿物突出明显,而在安静、平卧时肿物缩小或消失。由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格外留意这些体表表现。例如有些婴儿腹股沟疝表现为一侧腹股沟区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用手按压可回纳,同时要注意观察肿物是否有嵌顿情况,嵌顿后肿物不能回纳,婴儿会出现哭闹不安、呕吐等症状。
2.注意事项:家长发现婴幼儿体表有异常肿物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过度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以减少疝气发生嵌顿的风险。
(二)成人
1.特点:成人疝气种类较多,男性腹股沟疝相对多见。成人可通过自身感受和体表观察来初步判断,如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物,伴有坠胀感等不适,在站立、行走等腹压增加时肿物突出,平卧休息时可回纳。对于股疝,由于其好发于中年女性,且疝块较小,有时不易被发现,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同时,成人疝气发生嵌顿和绞窄的风险相对较高,若出现肿物不能回纳、疼痛加剧等情况,要高度警惕嵌顿或绞窄的可能。
2.注意事项:成人若发现身体相应部位有可疑肿物及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腹压增加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成人要积极治疗,以降低疝气发生的风险。
(三)老年人
1.特点:老年人疝气也以腹股沟疝较为常见,由于老年人腹壁肌肉、筋膜等组织退变,疝气更容易发生,且嵌顿、绞窄的发生率较高。老年人可能自身感觉不敏感,体表肿物可能不如其他人群明显,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慢性咳嗽,增加腹压)、前列腺增生(可引起排尿困难,增加腹压)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疝气发生的风险,也会影响疝气的判断和治疗。
2.注意事项:老年人若有腹股沟区等部位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家属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减少腹压增加的因素。一旦发现疝气相关异常,要尽早诊断和治疗,因为老年人疝气嵌顿、绞窄后病情变化较快,预后相对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