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手术治疗有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方法,术前需评估患儿全身和疝气情况并做好饮食、皮肤等准备,术后要进行一般护理和康复注意,还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与病史等特殊人群因素,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全面评估、准备和护理以保障手术效果与患儿健康恢复。
一、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常见方法
(一)传统疝修补术
1.手术原理:通过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后,进行疝环的缝合修补等操作,利用自身组织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等。该手术方式有一定的历史,但存在复发率相对较高等问题,不过对于合适的患儿在部分医疗场景下仍可应用。从解剖结构角度看,小儿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特点与成人有差异,传统术式需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结构来进行操作。
2.适用情况: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好、疝气没有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的小儿疝气患儿,但对于一些特殊体质或复杂情况的患儿需谨慎选择。
(二)无张力疝修补术
1.手术原理:使用补片来加强腹股沟管的强度,补片可以是人工合成材料等,避免了传统术式利用自身组织修补可能存在的组织张力大等问题。其依据是通过异物补片来提供机械性的支撑,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对于小儿来说,补片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生物相容性等因素,要选择对小儿身体影响较小的补片材料。
2.适用情况:相较于传统术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适用于多数小儿疝气患儿,尤其是那些复发风险相对较高或者身体状况不太适合传统术式过度依赖自身组织修复的患儿。
(三)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APP或TEP等术式)
1.TAPP术式
手术原理:经腹腔途径,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打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后,放置补片于腹腔内的腹股沟区域进行修补。它可以同时探查双侧是否存在隐匿性疝气,因为小儿疝气有双侧发病的可能。从腹腔内的视角能更清晰地观察疝的情况,操作相对精细。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小儿疝气,尤其是双侧疝气、复发疝等情况。对于小儿来说,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能更好地适应小儿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又需要精准操作的特点。
2.TEP术式
手术原理:经腹膜外途径,在腹膜外间隙放置补片来修补疝环。不进入腹腔,减少了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它利用腹膜外的空间来放置补片,对于腹腔内有粘连等情况的患儿可能更具优势。
适用情况:同样适用于小儿疝气,尤其对于那些腹腔内有轻度粘连等情况的患儿,TEP术式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能在避免进入腹腔带来的一些风险的同时完成疝的修补。
二、手术前准备
1.患儿评估
全身情况:需要评估小儿的心肺功能等一般状况,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确保小儿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等,因为营养良好的患儿手术耐受性相对更好。例如,血红蛋白水平需要在正常范围,以保证手术中的氧气供应等。
疝气情况:明确疝气的类型、大小、是否有嵌顿史等。如果有嵌顿史的患儿,需要先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尝试手法复位等,若手法复位不成功则需紧急手术。对于双侧疝气的患儿,要全面评估双侧的情况,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2.术前准备操作
饮食准备:一般要求患儿在手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4小时前禁饮母乳或配方奶等,以防止手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等情况。这是基于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避免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皮肤准备:对手术区域进行清洁消毒,范围要包括腹股沟区域及周围皮肤,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准备,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要注意小儿皮肤娇嫩,消毒时动作要轻柔。
三、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1.术后一般护理
体位护理:患儿术后一般采取平卧位,膝盖下垫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缓解腹股沟区的张力,利于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这是根据小儿术后舒适体位的需求以及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特点来设置的体位,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的压力。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手术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小儿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要仔细观察伤口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渗血较多等要及时处理。要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2.康复注意事项
活动限制:术后短期内要限制患儿的剧烈活动,避免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导致疝气复发。一般建议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跑动、跳跃等动作。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注意安抚,减少其哭闹次数,从而降低腹压。
饮食调整:术后饮食要逐渐恢复,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防止因便秘导致腹压升高。考虑到小儿的消化功能特点,要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腹压升高的因素。
四、特殊人群(小儿)相关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影响
对于新生儿期的小儿疝气,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如果是可复性疝气,部分可能有自行愈合的可能,但如果发生嵌顿等情况则需及时手术。随着小儿年龄增长,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手术耐受性相对提高,但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在手术方式选择、术后恢复等方面仍有差异。比如婴儿期的小儿腹腔镜手术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其恢复快等特点更适合婴儿身体恢复。
2.性别差异相关
一般来说,男女小儿疝气在手术治疗上没有绝对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在手术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的疝气解剖位置等进行调整。例如,女孩的疝气可能需要更关注其生殖系统等相关结构,避免在手术中对生殖系统造成损伤,但这也是基于解剖结构的常规操作注意事项,并非性别导致的本质差异。
3.生活方式与病史影响
如果小儿有既往其他疾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心脏功能等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对于有肥胖等情况的小儿,疝气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且术后复发风险可能增加,在手术前后需要综合考虑肥胖对手术的影响以及术后康复中控制体重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更好的恢复。
总之,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准备和护理,充分考虑小儿的各种因素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以保障手术效果和患儿的健康恢复。



